四年级数学的小论文(专业20篇)

时间:2024-03-03 08:00:24 作者:MJ笔神

范文的写作风格和语言运用可以启发我们的创造力,让我们的写作更加生动有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写作的灵感和参考。

四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摘要:很多学生都不喜欢学习数学,尤其是小学生,他们认为数学的学习根本没有任何用处,既不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不能让他们用其他的方式与人进行交流,而且十分枯燥无味,让他们在课堂里学习数学无异于是剥夺他们的乐趣,他们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喜欢学习数学。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但是他们对于一门课程的喜好程度却分得十分清楚,如何让这个年纪的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是教师一直都在探索的问题。

让小学数学更具趣味性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是不是适合自己所在的教学环境,如果不适合自己,那么该方法多好都没用,所以让小学数学教学更具趣味性的意思不仅是要形式上有趣味性,更要注重它实质的作用,进行趣味性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改变自己对数学的一贯看法,听讲时不再觉得数学是枯燥无味的学科,做作业时不会难以理解,对数学的学习怀着热爱之心,这样趣味性教学才起到了作用。

一、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活跃度。

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堂过于沉闷他们肯定不愿意听讲,数学的教学本来就没有多少趣味性可言,如果教师选择以往的教学方式,施行“填鸭式”的教育,那么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会越来越低,同时也会让自己的教学越来越没有趣味性。四年级的学生他们性子里的活泼和感动以及喜欢新奇事物的心态还没有改变,所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他们来说亟需得到改变,对数学的教学来说更是如此,他们很有可能会因为讨厌数学而开始讨厌数学教师和与数学相关的一切东西,甚至一听到数学课就头疼,所以教师想要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就必须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从以往传统的牢笼中跳出来,我们在这里并不是批评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无是处,但是不可否认,这种教学方式确实会禁锢人的天性和思维,让人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因此课堂就异常沉闷,教师在改变教学方式时可以从改变自己讲课的口气、语调,也可以从改变教学主体、改变课堂中心入手,在讲课时适当穿插一些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多学生在数学课进行到一半时会觉得很无聊,开始走神或者遐想,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小故事和一些笑话来帮助学生放松一下,然后再进行教学,效率就会高很多,通过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来提高课堂的活跃度,学生就会觉得学习数学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会积极思考问题,整个班级学习数学的风气就会大大改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就提高了很多。

二、进行小组互助学习。

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第二个方法就是进行小组的互助学习,一方面,这可以让学生互相竞争,成绩好的学生能够带动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家共同进步;另一方面,这样可以及时解决学生之间存在的一些问题,很多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又羞于向教师开口,这时如果能够得到小组中同学的帮助,那么他们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小组互助学习能让学生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同时能让他们在课堂上更加有目地的讨论,这样课堂就会被调动起来,教师在教学时也不会感觉到压力大,教学的心情放松,趣味性自然就会增加。教师能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进行趣味教学的方法,让数学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

三、作业互批,快速进步。

参考文献:

四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3、做:尝试做第11页做一做。

二、自学反馈。

1、检查预习作业。

2、提出不懂的问题。

3、交流讨论。

三、关键点拨。

1、学习例4。

出示例4,学生读题。

问:60位游人要派几位保洁员?90人呢?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并用综合算式解答。

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交流思路时启发学生用第二种方法解答,并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先算括号例的,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强调:加减法和乘除法在一起,要想先算加减法,必须打括号。

学生上台板演。

总结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检查“做一做”

本题贴近生活,学生会用两种方法解决,订正时学生说思路和方法,为什么要使用小括号。

四、巩固练习。

1、练习二第1题:先口算,再竖着对比上下三题的异同点,从中体会运算顺序的重要性。

2、练习二第2题:同桌相互说运算顺序后独立练习,教师指出算式中有两个小括号的可以同时脱式。

3、练习二第3题:要求学生用综合算式解答,说出小括号里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板书。

四年级数学的小论文

一直以来,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强调领会教学大纲(课程标准)、驾驭课堂的能力较多,因此教师钻研教材多,研究教法多,而研究学生思维活动较少,因而选择适合学生认知过程的教法也少。实践证明忽视了“学”,“教”就失去了针对性。教学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因此重视对小学四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在这里我对一些数学具体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及形式谈几点见解。

一、一些具体学习方法指导。

1.预习方法的指导。

小学四年级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报告单,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听课方法的指导。

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

“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教师讲课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要注意防止“注入式”、“满堂灌”,一定掌握最佳讲授时间,使学生听之有效。

“思”是指学生思维。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小学四年级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能使课堂这一数学学习主要环节达到较完美的境界。课堂学习指导是学法中最重要的。同时还要结合不同的授课内容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

3.课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

由于小学四年级学生年龄小,自觉性差等特点,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和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

4.单元小结方法的指导。

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时,小学四年级学生容易依赖老师,习惯教师带着复习总结。我认为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的方法。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习总结的途径。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应该说学会总结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学生总结与教师总结应该结合,教师总结更应达到精炼、提高的目的,使学生水平向更高层发展。

二、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形式。

1.讲授型。它包括课程式和讲座式。课程式是在小学四年级新生入学的前几周内安排几次向学生介绍如何学习数学,提出数学学习常规要求的课。讲座式可分专题进行,可每月搞一至二次,如介绍“怎样听课”、“如何学习概念”、“解题思维训练”等。

2.交流型。让学生相互交流,介绍各自的学习方法。可请本班、本年级或高年级的学生介绍数学学习方法、体会、经验。这种方式学生容易接受,气氛活跃,不求大而全,只求有一得,使交流真正起到相互学习促进的作用。

3.辅导型。主要是针对个别学生的指导和咨询。任何一种学习方法都不是人人都适合的,这时就应该深入了解学生学习基础,研究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作不同的指导或咨询。尤其是对后进生更应特别关注。许多后进生由于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一般指导对他们作用甚微,因此必须对他们采取个别辅导,既辅导知识也辅导学法。因材施教,帮助每一个学生真正地去学习,真正地会学习,真正地学习好,这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实施数学学法指导的具体措施。

(1)激发学习动机。首先,以数学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其次,以我国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激发学习动机.再次,挖掘数学中的美育因素,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内容,选用生动活泼、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还可以运用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感染学生。

(2)正确认识数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启发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并把这一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如,结合教材内容,讲述一些运用科学学习方法获得成功的例子,召开数学学法交流会,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介绍经验,开辟专栏进行学习方法的讨论,等等。

(3)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学法因素,把学法指导合理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强烈的学法指导意识,结合教学抓住最佳时机,相机点拨学习方法;教师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时,要根据教学实际,及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加以总结,使其逐步系统完善,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总结所学内容,进行学法的理性反思,强化并进行迁移运用,在训练中掌握学法。

(4)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总要暴露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较清晰的认识,善于发现问题的症结,在教学工作过程中密切注意学情,加强调查与观察,最好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个人档案,随时记载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针对性矫正,从而使学生改进学法,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学法指导是一个由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组成的整体。对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忽视,都会直接影响学法指导的整体功能的发挥。因此,应指导学生加强学习修养,指导学生掌握和形成具有自己思想特点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四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摘要:四年级数学课程教学是我国小学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对增加学生数学知识储备、培养其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该学科学习水平等均具有重要意义。但现阶段,已有多项教学研究报告指出,目前我國许多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尚存在多种问题,课堂教学有效性不高,教学效果不佳;故当前环境下,任课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需及时探索新型的数学教学策略,以增添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增强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主要从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现状及其凸显出的主要问题出发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教学策略。

数学课堂教学是小学四年级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在学生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许多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以及缺乏信息化教学技术应用等多种问题,学生学习兴致不高,课堂氛围沉闷,教学效果不容乐观;故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需积极思考和探索新型教学策略,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笔者收集并整理了多项相关的文献报道,主要探讨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巧设课堂导入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是一节课教学的关键环节,良好、有效的课堂导入等于成功了一半。故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需遵循新课程标准,依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充分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巧妙设计课堂导入方法,以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征”的实践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开始时不直接教授学生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知识,而是先利用课件为班级学生展示“横木在电线杆上上下晃动”的情景图片,并提出相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做才能使横木固定不动呢?以此种生活问题开展教学,可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可指导班级学生积极讨论;待课堂讨论后,有学生回答:在晃动的横木上加一根支木,使几条边构成一个完整的三角形,就可以稳定横木了。之后,教师可依据学生所讲使用电脑演示完成这一操作过程,并顺势引入新课知识,使学生能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增强教学效率。

二、积极联系现实生活,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

从本质上来讲,数学学科知识教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故现阶段,教师在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需提前熟悉和了解教材内容,并积极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开展教学活动,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从抽象、枯燥的公式、符号中解脱出来,增强其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的实践课堂教学中,由于本节课的课堂知识比较抽象化,学生自行理解起来难度较大,自主学习效果不容乐观。故此种情况下,教师可从学生的现实生活情境入手引入课堂知识,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现实中的一些生活用品或建筑物,并鼓励其积极开动脑筋,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形状,使其于脑海中形成抽象、立体的长方体与正方体图形,增强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在同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的“角的分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让其自行捕捉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素材,使其在脑海中建立“角”的概念,培养其自主探究意识,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

三、适当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不能单单依靠任课教师的言传身教,还需积极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相接,将现代化教育手段渗透到实践课堂教学中,利用其多面的优越性增强教学的灵活性,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整体教学效率。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的实践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本节课课堂知识之后,为了加深班级学生对“图形运动”的认识与记忆,可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中的图画、动画形式展现教学内容,将数学教材中抽象的、代表特殊含义的图形与符号直观化、形象化地呈现出来,通过多媒体图形动态性的平移展示,增强学生对“图形平移”这一重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教师也可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对数学课堂中的教学内容进行延伸搜索,为传统的数学教学增添活力,开阔学生视野,使其能够在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培养和发展思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目前我国许多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整体教学效果不理想。针对此种教学现状,本文笔者建议教师在小学数学四年级实践课堂教学中需巧妙设计课堂导入方法,快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依据教学内容积极联系现实生活,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同时也可适当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数学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秦玲.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97.

[2]张荣山.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分析[j].好家长,2015(1):196.

四年级数学的小论文

1、从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和困惑中发现写作的主题。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有一系列难点、疑点、焦点问题,认真思考这些问题的症结在哪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因素有哪些,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可能会有效,从而发掘出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写作主题。例如,怎样提高计算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策略,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如何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等。也可以捕捉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共性问题,作为写作的主题。例如,目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费时低效”的症结在哪里,如何把一些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行为等。

2、从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中提炼写作主题。例如,新课程下教育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探究: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自主式教学结构、交流式教学结构、练习式教学结构、自学辅导式教学结构),如何评价接受性学习,如何有效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等。

3、大量浏览文献资料,捕捉写作主题。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对占有的文献资料快速地、大量地阅读,在比较中确定主题。

二、收集和积累资料。

做好论文写作所需资料的收集工作,是提高论文质量的基础。所积累的资料必须是有根据的,而不是主观臆断的。必须是通过自己亲身实践研究出的,或是他人研究总结的真实成果。收集资料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阅读有关的理论书籍。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科研方法,掌握教育教学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积累丰富的理论知识,提高理论水平。

2、调查研究,广泛收集、整理资料。在浏览文献中要勤做笔记,随时记下资料的纲目,记下资料中自己感受最深刻的观点、论据、论证方法等,特别是要写下在阅读过程中自己的点滴体会。

三、精心构思写作过程。

明确了主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思考,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就应思考如何写作,我写教育教学论文大致按下面步骤进行。

1、确定题目。论文的题目是论文的眼睛,也是论文总体内容的体现。一个好的题目应醒目新颖,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拟定题目常用的方法是:用简明凝练的文字点明文章主题。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新课程提出的要求,而数形结合思想又是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而提出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等目标领域。在教学实践中,我对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教学“解决问题”产生了一些新的体会,于是以《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应用》为题写了一篇教学文章,发表在《云南教育》2010年第12期。这个题目一看就明白虽然“解决问题”涉及的知识和策略是多方面的,但这里只谈如何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来解决问题。可见,论题新颖和开口小是拟定题目的两大要素。注意用简练的文字,点明主题。

2、构思写作提纲。确定了写作的主题后,就要思考怎样撰写整篇文章,这就是论文的构思与布局。

(1)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文章的中心论点也叫总论点,它是文章阐述的中心观点,文章里的全部材料都是为它服务的。要把中心论点阐述得具体、切实,需要将其分解成若干个分论点。分解中心论点的依据一定要明确、统一,前后一致。分解出的分论点既要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又要有外在的序列形式。每个分论点都是中心论点的构成部分,几个分论点的综合就是中心论点。然后,根据分论点的序列展开论述。如,我写的《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应用》这一大标题已点明了文章的题目(中心论点)。引言部分对“数形结合思想”进行了简明、准确的诠释,指明文章是结合教学实例谈“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应用。正文中的三个分论点依次是:数形结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数形结合,引导学生探索解题途径;数形结合,提高学生思维层次。根据“解决问题”这一具体知识领域的特点,首先是全面读题、审题,理解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其次是进一步分析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明确思路,确定解法,最后达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目标。这样把分论点采用递进的方式进行论证,各分论点鲜明、突出,使读者一目了然。

(2)论证要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是把论点和论据联系起来的纽带。因此,论证必须使论点和论据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常用的逻辑论证方法有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这些方法在一篇文章中常常交织运用。在论证的过程中要注意:第一,不要以偏概全,要分析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再得出结论。第二,不能省略必要的推理过程,要一环扣一环地阐述,也要注意详略得当。第三,不要循环论证。

写出提纲以后,再审视、复检,力求逻辑严密,结构和谐。材料的主次安排要得当,重要的部分占的篇幅大些,次要的内容占的篇幅小些。

四、仔细斟酌,反复修改。

论文的初稿写出来以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修改。

1、重审论点,看文章中的论点是否表述得准确、清楚。写出来的和设想的是否相符,文章中的每一个分论点是否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中心论点。

2、核实论据是否充分、贴切。对所使用的每一个论据加以核实,看观点与材料是否吻合,论据有没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用得是否恰当、准确、有力。文章的质量不在于材料的数量,关键是材料本身的性质、特点和对论点的直接论证效果。因此,修改时应将可有可无的材料删掉。

3、斟酌布局,修改论文的结构。文章写出初稿之后,要根据中心论点对文章的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对于诸如顺序颠倒、详略不当、前后重复、层次不清、缺乏条理性等,都要进行具体的修改。

4、推敲语句是否通顺、规范、精练。论点、材料、布局等方面的内容,归根到底都要落实到文字表述上。读者总是借助语言来评判、接受作者的观点。为了使语言不嗦、不凌乱,修改时要一字一词地推敲,运用准确的词句来表述内容,使文句通顺、流畅、准确。

四年级数学的小论文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在学生的眼中,数学教师是最直观的。数学,数学教师是数学的形象代言人。大量的研究表明,一个民主、开朗、风趣幽默、知识渊博的数学教师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的发展、吸引学生对数学的喜爱。教师的教学观、学习观、学术水平是形成教师教学风格和方式的关键因素,它们影响着教师的行为方式。教师的言谈举止特别是语言对于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教学中如果教师的语言能够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则将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为此,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关注自己的教学语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数学教学语言要有科学性和准确性,不能出现知识性错误;

(5)数学教学语言要具有简洁性,教学用语应简洁、明快,符合青少年学生的特点,要加强对数学语言的提炼,并充分利用数学术语、符号和式子来表达有关内容。

四年级数学的小论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堂,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此数学教学既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建构的过程。这种主动建构必须是学生对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体验、反思的基础上实现的。从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认知、情感、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学生都是有着丰富的人格、丰富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在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当今课堂上,就自己的亲历,谈谈“体悟”教学。

一、重实践探索,在操作情境中“体悟”学习。

(1)比一比、画一画、评一评三个环节,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感知周长。让学生在比较中给图形分类,揭示封闭图形与非封闭图形。这样,抽象的数学知识有了媒体的直观演示,便于学生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交互使用,发展了思维能力。请同学评一评,并指出所画图形的周长,使学生获得一种满足感,进一步体会到在同一平面内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2)通过描一描、摸一摸,走一走体验周长。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通过这些活动,拓宽了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初步认识周长的意义,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经历实物操作,再到画图表征,充分体验周长的意义,并感悟周长的实质。激起学生的思维振荡,放射出欲罢不能的情感元素,从而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展开学习讨论。

《课标》的基本理念部分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面对新的问题,虽然没有现成的经验,不同的学生也能依靠各自的知识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发现,在发现中加深对图形周长的感受、体验。

二、沟通联系,在迁移同化中“体悟”学习。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反复强调: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有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与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以往的我在“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先让学生把一个苹果或蛋糕平均分成2份,引导出“1份可以怎样表示”。在学生无法用整数表示分得的结果时再引出分数。显然这种教学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完整,牢固的数学知识,不利于学生面对问题、主动搜索、沟通联系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者用已有的经验来解释同化新知的过程,也是未知与已有的经验之间建立实质性联系的过程。现在我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首先让学生用1、2两个数字组成尽可能多的算式并计算出结果。这一开放的教学情境,有效地沟通了数与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生探究“1÷2是什么意思”时,老师巧妙地提供8÷4、4÷2这两个算式。学生借助它们,通过类比思考,发现了1÷2与8÷4等算式的本质联系。这样的教学善于把握学生学习的挈入点,引导他们着力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学生在捕捉联系,发现窍门的“顿悟”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经历着知识经验的迁移与同化,认知矛盾趋于平衡,认知结构得以拓展。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获得知识,又发展思维,同时也在解决问题学习成功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三、引导深究,于反思总结中“体悟”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一切认识都必须通过主体的建构活动才得以完成。所以学习者必须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检查,以诊断和判断自己在学习中所追求的是否符合自己设置的目标。通过反思,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思维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形成一定的认知策略,学到数学思想、方法、从而提高元认知能力。我认为课堂上教师应“导在所当导,放在不得不放处”。上面的教学中,当学生暴露口算除法有多种想法时,教师创造性地提供了一个变式,让学生深究,从而强化对口算方法和转化思维的认识,又孕伏了优化的策略思想。这样的课堂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的主体建构。

四、营造氛围,在师生评价中体悟学习。

素质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也就是一切以人的发展为本,对学生进行终合评价,使全体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每个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发展。朱熹不是说过“大以成大,小以成小,无异人也”。在我的教学中,很注重从多层次,多角度地对学生评价。对于一些后进生实行“暂不答分”,“舍得送分”,对于一些特优生的表现,实行“突破满分”。又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师生的鼓励声中,激励声中去体验知识的来龙去脉,去攀登知识的高峰。课中,课尾的师生自发的热烈鼓掌,既是对问题解决的评价,更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有利于自信心的培养。

总之,要实现数学教学从获取知识这个目标转变为关注人的发展。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的机会,让他们在经历知识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和感悟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实现学生在认知、情感、智能等方面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四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内容:

p66~67。

课时:

1

1、通过“参观博物馆”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索整数除法整数,商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在具体情境:中发展估算意识。

4、正确掌握已学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利用小数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通过“参观博物馆”的情境:,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对此展开研究。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在组织学生探索时,由于学生已学会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因此,可以放手让学生试算,再组织交流。在试算前,可以估计一下得数的大致范围,最后与得数进行对照,既检验了结果的正确性,又培养了学生的估算习惯。在交流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如教材中用红色表示补0的地方,要引起学生的注意。

三、巩固与应用。

学生尝试做书p67/试一试。

集体校对。并让学生提出在计算时问题。

书试一试第2,3,4把手作为回家作业。

四、总结。

四年级数学的小论文

小学四年级数学是引导小学生对于数、数字、图形、公式等各种相关知识的认识和掌握,是为日后初高中和日常生活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的科目。新课改形势下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达成实质的有效形式就必须经过孜孜不倦的探索与研究,就必须经过不知疲倦的创新和探索,只有以全新的形式进行优化设计,才能达成课堂教学效果的良好状态,才能实现学生在数学知识与数学技能方面的切实发展。实现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生活实践的检验,离不开合作竞争的激发,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更离不开教学评价的推进。

一、构建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探索。

学生主动学习,在于内在兴趣的激发、在于内在渴望的满足。只有以兴趣的激发和需求的满足作为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动力,才能切实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主动性,可以借助新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情境创设,以情境创设凸显数学知识、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生活化是新课程理念提成的.一种生态教学观,情境是贯穿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将生活化与情境相互结合,构建成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知识与生活的共通感知中产生亲切感与熟悉感,让学生在知识与生活的相互美化中达成记忆与技能掌握。所以只有将数学教学寓于生活实际中,才能实现数学知识的检验,才能实现生活过程的体验,实现学生数学知识认知与情感态度的多维结合,实现学生思维与智力的层层展开。例如,在小学四年级《角的度量》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教室的一角或者是教室中物品的一角作为素材进行生活性教学情境的创设:同学们,在我们教室之中有四处墙角,这个墙角也是具有一定度数的,你们有什么样的办法可以测量出这四个角度的大小吗?怎么样判定它们的度数是否相同呢?等等,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突显角度测量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知趣、知味。

二、开展小组式合作,激发探究欲望。

小组式合作是彰显学生主体价值和团体力量的关键,是增强学生集体意识和竞争意识的科学探究方式,是在激烈的竞争形式下实现师生、生生情感激情碰撞和思维活跃发展的有效教学方式。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教学,以开放化与多元化的合作形式进行知识的主动探究,让学生主体在激情讨论与活力演说下能够自主探究,让课堂教学的氛围因此而变得活跃。构建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就要遵循合理搭配、科学组合、明确分工的原则,让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明确分工,让学生在小组之间进行竞争较量,让学生在探究、交流、解答、讨论中掌握数学知识。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好自身的角色与地位,要静然旁观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行为、态度与情感,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表扬与提醒,让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逐渐增强。例如,在小学四年级数学《亿有多大》的教学中,教师就以亿究竟有多大为起点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小组式合作中进行“亿”的范围的思考,以此引发学生的互相思考与讨论,让亿的大小能够深入学生的脑海之中。

三、引入信息化技术,激发求知兴趣。

新课改后的课堂教学,不能仅仅依靠教师的言传与身教,因为单纯的说教形式会令学生对知识望而生畏,会让学生困惑不解。新课改后的课堂教学,要改变教师言语传授和行为指挥的保守形式,要合理借助信息技术,要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以信息技术中多面的优越性为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教学活动。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中图画与动画的形式进行数学教学展示,让数学中的符号、图形等变得真实具体,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教师还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形式进行数学教学内容的延伸搜索,为传统固封的数学教学注入活力,让学生在多方面知识的摄取中拓宽视野、发展思维。例如,在小学四年级《图形的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图形动态性的平移展示,让学生能够在视觉的冲击下领悟到图形平移的要点与要领。

四、实行多元化评价,激励学生进取。

在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中,教学评价被认定为是对教学活动过程及结果的一种总结,是对课堂教学过程中质量、缺陷等的一种实质性剖析。只有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的评价,才能从根本上挖掘出课堂教学活动中教与学行为的缺失,才能从根本上找准改进的策略,才能达成教与学双向行为的强化。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专注学生的数学成绩,还要关注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内在变化;不仅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与学习态度,还要注重评价语言的正面性与肯定性。只有这样,才能挖掘出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行为缺失,才能端正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消极负面的思想态度,才能激发与鼓励学生奋勇进取。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四年级数学的教学,不仅要以生活为教学延伸,还要以技术作为教学支撑;不仅要以小组合作为教学形式,还要以多元评价为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的持续创新与完善优化。

四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今年是我第一次教数学。和我一起教四年级的老师都是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他们心中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当然,这不仅是锻炼的机会,也是对自己的挑战。

我努力使教学结构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注重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培养创新意识,更注重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改革主要在课堂和业余时间进行。在课堂上,我注重加强潜能的培养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业余时间,他们注意让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将数学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班长在教学中也给了我很多帮助。他经常和我讨论教学,互相倾听,这也使我很快就走上了数学教学的正确轨道。一个学期就要过去了。我将总结这学期对数学教学的反思。

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我很幸运本学期参加了数学教研活动,但无论是公开课还是普通的“普通课”,如何把握课堂,如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一直有一种感触。如何准确、严格地运用数学语言,还有很多问题。特别是在教材处理、教学方法、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与学生的融合等方面。

课堂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年级数学的小论文

数学的学习和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问题主要是从生活中获取,并在数学的不断学习中应用到生活,解决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新课程改革后,我国教育研究部强调教学者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升当代学生应用能力水平,使其更好的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小学阶段的学习是一个学生在学习生涯中的基础阶段,关系着学生能否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习旅途中是否能顺利度过。就像建构一座楼房,如果地基打的不够牢固,整个楼梯在建构的过程中都会出现歪斜,甚至垮塌。小学阶段的学习在学生的学习阶段就是充当着这样一个角色。小学数学学习作为小学阶段主要学习的课程内容之一,其重要性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作为当代数学教师要想让小学生的地基打牢,就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化、开拓性的数学教学,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推动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从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一、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实效性。

1.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从生活中寻找数学教学内容的素材,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所谓将课堂数学教学内容从生活中进行取材,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是根据不同小学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探索欲和生活环境,从他们的实际生活中找寻数学问题,并与本身的数学教材为对照,进而对数学问题进行师生间的共同探讨和解决,培养现阶段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小学四年级教材中的“观察物体”学习,如果教师只将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放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观察,根据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他们很容易观察出物体的正面、反面是什么,但是他们很难通过想象得到物体的展开面,或者所将物体的展开面放在小学生面前,他们很难想象出这是怎样一个物体的展开图。如果学生无法在自己的想象或观察中得到结论,久而久之小学生就会失去对新数学问题的探索欲,丧失学生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所以,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对数学教学内容的创新改革,从小学生生活的实际中取材,培养学生的探索欲和学习兴趣。

以长方体的观察和长方体的展开图数学学习为例,教师可以在进行课堂教学前,动手制作一些长方体,将多个长方体进行拼接或者做一个大长方体,将其各个面画上窗户、门等,做成一个长方体楼房的形状。这样一个长方体放在小学生面前,会充分调动小学的探索欲,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行联想,就会想出长方体的四个面都是什么样的,教师再跟随学生的思路,推动学生对长方体的展开图进行设计和想象并将其画出,最后将长方体的楼体展开与小学生所画展开图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将其画错的地方改正,加深学生的记忆。这样的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改革,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加深小学生对所学数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提升小学数学学习的实效性。

2.改革数学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水平。

所谓数学思维,就是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除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常识外,还要对学生的左脑与右脑的潜能进行充分开发,使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实现学生可以养成从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中联想到其他较复杂的数学问题,进行自主学习、主动探讨,通过自己的不断探索使数学问题得到解决。

同时,促进学生创造力、开拓性、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例如:在数学数字“6”的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原来有两只小鸡,又来了四只小鸡,一共是几只小鸡呢?学生会很容易的回答出“六只小鸡”。教师要适时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引导,如提问学生一只小鸡最多可以孵两个鸡蛋,一共六只小鸡最多可以孵几个鸡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

例如在小学数学运算定律的学习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一根木头可以被锯三次,可以锯成多少段?”学生很容易经过探索和思考可以得出啊“四段”,那么“将一根木头锯成5段需要锯几次?”这样的问题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对学生多提出问题,并在不断引导中带领学生运用数学思维从一个数学问题中引出另一个相类似的数学问题,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学生这样数学思维的养成不仅可以使学生从一个数学内容的学生中联想和引出另一个学习内容,还可以使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水平。

总之,我国新课程改革后,更加注重对现代学生应用能力和学习内容实效性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适应新课程改革趋势和学生自身能力水平发展的需要。所以,作为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师要对课堂教学方式、教师内容进行改革,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实效性,促进小学生能力水平更好的发展。

四年级数学的小论文

四年级数学课程教学是我国小学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对增加学生数学知识储备、培养其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该学科学习水平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古人有云:“知之者不如好知了,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爱好是学习数学的最好老师。学生学自己喜欢的学科才能事半功倍。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严谨富有逻辑的学科,这就造成它很容易给学生心理带来压力。许多小学生害怕数学课,认为数学枯燥乏味,尤其是小学四年级数学在教学内容和难度等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容易使学生对这门学科失去兴趣。要让数学变得更生动形象,那么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过去传授知识的不良方式,变为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在备课时充分考虑,为学生创造出一个富有探索性、趣味性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探索性的学习情境里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得到知识,而不是在教师枯燥单调的灌输中去接受知识。将数学知识与实践活动进行联系,让学生在实际动手动脑的情况下去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去动手测量、亲自演示,在数学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让数学生活化。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数学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在实际生活之中加强数学的运用,使数学化化,是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的关键。尽量做到能在实际情境中融入数学知识的,就不仅仅灌输理论;有学生熟悉的例子,就替代枯燥的例题;能动手操作发现学习的,就不停留在教室里,不包办代替;有模仿再现实际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就引进课堂教学,与书本练习题配合使用,总之,“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例如在“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初步学会用测量工具在地面上测定直线和测量较短的距离。”这条教学大纲的要求下,我们教师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去测量教室的面积,让学生对面积有具体的认识。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教育领域又句俗语“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给学生再多的知识也没有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发挥作用,特別是在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学习方法养成的最佳时期。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只不过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数学教学是以教师为引导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领路人。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从自己已有的知识出发,经过独立的思考,从而得出新的数学结论,积极主动的探索数学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同时使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因此,教学活动是将学生生活数学化过程的活动。当学生把一个蛋糕切成5份分给别人,从而得到分数的概念,并以此来解决一些分数问题时,这实际就是数学化过程。

数学教学本身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己构建数学知识的活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是学生在学数学,学生是主动探索知识的“探索者"”,由学生自己去吸收、消化、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学生与课本、教师等资源产生交互作用,形成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发展情感态度和思维品质。教师则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重在引导学生构建数学知识,指导学生有效的构建数学知识,促进学生自主建构自己的数学结构。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演示试验、操作观察和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推导出面积公式时,学生已经建构了自己新的知识结构,有效的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出现很多错误性的东西,比如:错误的认识、错误的过程、错误的结论等。很多老师不是“遇错即纠”,就是“遇错即批”,其实大可不必,因为错误之中也有可以充分利用的宝贵资源。学生学习数学不仅要学会题的解法,更要懂得解法的来龙去脉。我们要利用"错误"这一资源让学生思考问题,经历碰壁,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思考的实际过程展现给学生,让学生经历思维的碰撞,真正关注学习的过程,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数学思维和方法。

总之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数学课程的根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知识的身心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分析、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养成数学思维,在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长远的进步和发展。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论文

根据数学新课标理念,我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经历探索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上。课开始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特殊算式的口算,例如:25×4,125×8,25×8等,为学习简算作铺垫,再让学生猜一猜情景图中用了多少个小正方体,并估一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着出示课本情景图,通过从不同角度观察写出计算小长方体个数的不同算式,在计算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合作交流讨论后,举例验证,进而建立模型,归纳总结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最后应用规律,由学生独立尝试练习,集体交流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运算。课后仔细分析,我觉得从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来看,应该让学生边学边练,讲完乘法结合律就来进行简便运算的教学,这样更利于运算定律的掌握、理解。并不是每次按照学生上课随机调整教学就是灵活的课堂,就是符合教学规律,有时也应该把学生调整到自己预定的计划、预期目标、认准的方向去。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论文

20xx年x月份,我正式迎来了自己的教师生涯的第十五年。带着些许欣喜、些许希望、些许紧张,我见到了四二班的小孩子们。望着他们一张张稚嫩的笑脸,我立刻觉得自己的职业是多么得神圣啊!于是,我在心里暗自下决心:我要尽力教好这群小精灵们,不要放弃任何一个掉队的孩子。

时间是个顽皮的小孩儿,它从来都不说等你顺备好了再走。回过头来,静静地想一想自己的得与失,也想一想孩子们真正需要什么样的老师,更需要认真想一想今后自己应该怎么教、怎么终身学习、怎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怎么才能让小孩子配合好你的教学。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不断地去总结经验、反思自己。

一、不要太依孩子们的性子,做一个既和蔼又严厉的有威望的教师。

常捣乱,为了鼓励他,我经常把发言的机会留给他,但是效果并不好,他纪律性仍然差、学习更差到了极点。我好不容易把所有的简便计算的题目教会了他,结果他考试的时候仍然是胡乱一画了事,简便计算一道题也没做对。我反复思考这个孩子到底如何拯救,见了几次他的家长,我才发现“孩子多多少少都随自己的父母,家庭教育影响很大”,我觉得作为一个教师,我已经尽力了。但在语文课堂上,他却收敛很多,老老实实地听课。和语文老师交谈,我才知道这个孩子“吃硬不吃软”。以后我得把握好这个“度”,做一个既和蔼又严厉的有威望的教师。

二、不要太高估孩子们的“聪明劲儿”,教师需要做一个好的鞭策者。

每次上完课之后,我都会感觉效果非常好,因为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很好,气氛很活跃,发言很积极。但是,一切问题等考试完时候,就会暴露无遗!小孩子们,“眼高手低”,非常容易翘尾巴。所谓“骄兵必败”“谦受益,满招损”“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教师还需要时刻调节孩子们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对于暂时落后的孩子,教师更多地给予鼓励和期望;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需要告诫他们戒骄戒躁。例如,每次考试中,都会有几匹“黑马”显露头角,同时也有一些好学生“落马”这时候,老师需要做的是告诉学生“失意不失志,得意不忘形”。同时告诉他们要持之以恒,“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

三、补差对象有所失误,应重点关注那些学习努力、渴望成功但暂时没有取得进步的孩子。

一直认为影响整个班级的实力是班里那几个最差劲的孩子,但是看了《第56号教室》才知道,“有些学生就是教不好的,我不认为所有的学生都会成功,但我认为,我的工作是给学生一个成功的机会,一个老师的工作是为学生打开一扇门,学生要自己走进来,我不会使劲地把学生推进这扇门,不是拉他们或者推他们进来,而走进来必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雷夫?艾斯奎斯如是说。对于我们班的那几个死活扶不上墙的孩子,我已经尽力了,我本着教育的良心想把每一棵小树苗扶正,但是他们从骨子里不想自己站起来。

教育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我的预想,我只能说“教师也是个平凡的人,不是神,不是拯救万事万物的神。”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教师的职业压力、教师的职业倦怠,又有谁能真正关心呢?或许这个社会把太多的关注给了祖国的未来的希望——孩子,却忽视了担此重任的人——教师的感受。我相信绝大多数的教师,还是非常有良知的教师的,他们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过着清贫的生活,只有在孩子们成才成器的时候才会感受到些许的欣慰。都说教师是公务员,但事实是这样子的吗?除了周末、寒暑假,你们还能羡慕老师什么呢?我只能这样子说:“教师不是神,修行关键还是靠个人。我只能去拯救那些渴望成才成器的孩子们。”

四、多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自己观察找出规律,然后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话说出规律。

记住了公式或计算法则,并不代表孩子们真正理解了这个规律或知识。应该让孩子们尝试着做一个“小老师”站在讲台前面讲解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教师不要急于把结论或者规律说出来,要学会“等一等”,把这个发言权教给孩子们。

五、注意多帮助学生总结错误、经验教训。

四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很多学生都不喜欢学习数学,尤其是小学生,他们认为数学的学习根本没有任何用处,既不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不能让他们用其他的方式与人进行交流,而且十分枯燥无味,让他们在课堂里学习数学无异于是剥夺他们的乐趣,他们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喜欢学习数学。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但是他们对于一门课程的喜好程度却分得十分清楚,如何让这个年纪的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是教师一直都在探索的问题。

让小学数学更具趣味性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是不是适合自己所在的教学环境,如果不适合自己,那么该方法多好都没用,所以让小学数学教学更具趣味性的意思不仅是要形式上有趣味性,更要注重它实质的作用,进行趣味性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改变自己对数学的一贯看法,听讲时不再觉得数学是枯燥无味的学科,做作业时不会难以理解,对数学的学习怀着热爱之心,这样趣味性教学才起到了作用。

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堂过于沉闷他们肯定不愿意听讲,数学的教学本来就没有多少趣味性可言,如果教师选择以往的教学方式,施行“填鸭式”的教育,那么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会越来越低,同时也会让自己的教学越来越没有趣味性。四年级的学生他们性子里的活泼和感动以及喜欢新奇事物的心态还没有改变,所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他们来说亟需得到改变,对数学的教学来说更是如此,他们很有可能会因为讨厌数学而开始讨厌数学教师和与数学相关的一切东西,甚至一听到数学课就头疼,所以教师想要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就必须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从以往传统的牢笼中跳出来,我们在这里并不是批评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无是处,但是不可否认,这种教学方式确实会禁锢人的天性和思维,让人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因此课堂就异常沉闷,教师在改变教学方式时可以从改变自己讲课的口气、语调,也可以从改变教学主体、改变课堂中心入手,在讲课时适当穿插一些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多学生在数学课进行到一半时会觉得很无聊,开始走神或者遐想,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小故事和一些笑话来帮助学生放松一下,然后再进行教学,效率就会高很多,通过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来提高课堂的活跃度,学生就会觉得学习数学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会积极思考问题,整个班级学习数学的风气就会大大改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就提高了很多。

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第二个方法就是进行小组的互助学习,一方面,这可以让学生互相竞争,成绩好的学生能够带动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家共同进步;另一方面,这样可以及时解决学生之间存在的一些问题,很多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又羞于向教师开口,这时如果能够得到小组中同学的帮助,那么他们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小组互助学习能让学生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同时能让他们在课堂上更加有目地的讨论,这样课堂就会被调动起来,教师在教学时也不会感觉到压力大,教学的心情放松,趣味性自然就会增加。教师能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进行趣味教学的方法,让数学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论文

过程中,学生仍会把“34”看作“30”来进行试商,但在具体的计算时,会发现“9×34的积”比被除数大。那么,积大了说明什么,为什么会大呢,这些都是讨论的重点问题。学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那么商是改大还是改小,自然就理解了。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论文

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信息技术是陌生的,他们并不理解这门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意义;同时,信息技术又是熟悉的,他们把这门课等同于“玩电脑”。如何上好信息课,如何抓住四年级学生爱“玩”的特性,在玩中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提升信息技术素养,是我一开始就要思考的问题。

我所执教的《信息与信息技术》是信息技术基础的第一课,通过本课教学要让学生了解开设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信息和信息技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本课的教学重点并不是在于让学生知道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而是让学生体会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信息,体会信息技术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由于四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所以我把这节理论课分成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介绍信息,让学生感受信息无处不在,对学习生活至关重要。在设计第一课时时,我主要通过四个部分的内容层层递进。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既然学生对游戏感兴趣,那么就让学生通过玩游戏来激发他们想学的意愿。在第一个环节中,我就设置了游戏导入,游戏“你来比划我来猜”一下子就吸引了同学们的兴趣,他们踊跃的参与游戏,打破了传统课程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这个教学环境中不仅能够玩得开心,潜移默化中他们也能感受到这些都是信息,并且为第二课时信息的传播打下了基础。第二环节中,教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说出图片的内容,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也强化了“这些都是信息”的概念。有了这样的基础,教师设置疑问“你能说出生活中的信息吗?”指导学生说出身边的信息就不难了,每位学生都能够做到有话可说,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我还抓住了学生的比拼心理,采用开火车的方法每组一排同学依次回答,同学们回答的越来越精彩,课堂气氛也越来越活跃了。这时候,我引导到“什么是信息?”同学们同桌讨论、向书本请教,很快就理解了这个概念。第四环节中,我进行了课堂小结并且布置了一个任务让每个同学回家跟父母说说你上学以来的信息。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课后不仅巩固了本课所学内容,同时感受了信息无处不在。

现代教育学告诉我们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学目标即学生发展的需要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矛盾。因此,教育必须要进行信息技术的教学,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要具备生活实践性,让学生不仅能感觉到生活就在身边,而且感觉到学习掌握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你来比划我来猜的环节中,参与的学生可以涉及面更广下,每组的学生可以在遵守游戏的规则下,给自己组的同学比划。这样学生能够更好的遵守游戏规则,也真正做到了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课堂,体验快乐学习的意义。杜威说过:“生活即教育”,教学中要选择学生身边比较贴近的事例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引起注意,培养学习的兴趣,在看图说一说的环节,图片的选择应摆脱书本的束缚,放宽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并且把图片分为几类,由浅入深、层次递进,学生不止是从图片中看出信息,还要能感受到图片中隐含的信息,比如荷花能反映出夏季,北方的大雁预示着冬天来了,这样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信息,感受信息的无处不在。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论文

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大家越来越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的数学课堂也逐渐变得真实而生动,教学的设计朴实而又创新,学生学得扎实而又愉快。

本节课是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垂直与平行》。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与角的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由于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哪些线是交叉的,哪些线是不交叉的。因此我们在课中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体验在同一平面内,不交叉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交叉里有一种特殊的叫做互相垂直,让学生的认识上升到思维的层面来。针对本节课,我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1、准确把握教学起点,努力还学生一个“真实”的数学课堂。

本节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从复习有关“直线”知识入手,唤起学生的回忆,为新知的探究学习做了较好的街接准备。同时,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研究的兴趣,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来吸引、感染学生。

2、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手段朴实无华。

回顾在《垂直与平行》的课堂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以分类为主线”展开探究活动,提出“在无限大的平面上同学们想象的两条直线的样子画下来?”“能不能把这几种情况进行分分类?”这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学生通过想一想、画一画、分一分、说一说等多种活动进行观察、思考,逐步认识到: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相交中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两种情况。这样的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通过分类,分层理解,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发现数学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发现垂直与平行现象。

在处理教学难点“在同一平面内”时,我利用课件出示一个长方体,在长方体的不同面上画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提问学生是否平行,帮助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关系“必须在同一平面内”,直观到位。

3、新知的训练点和拓展点扎实有效。除了从主题图中找垂直与平行现象,从生活中找,从身边找,还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通过这些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平行和垂直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拓展知识面,使学生克服学习数学的枯燥感。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过程中来,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当然,朴实不是不追求完美,真实不是为了展示平淡无奇,扎实不是简单重复的机械操作和训练。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要充分应用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扎扎实实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让我们的学生动起来,让课堂融入我们的智慧和思考,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有不少不足之处,如1、重难点处理速度较快,后进生没有理解到位,以后的教学中应因材施教,照顾后进生。2、有一名学生的发言不够准确,我没有及时指正出来。3、时间把握不够好,后面还有一个小环节没有完成,学生们也失去了一个自我小结、交流的机会,这也算是一个遗憾吧。

总之,面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我将真实地对待,坦然地看待,将在不断地自我反思中加强“新理念”的再学习、再实践,相信自己能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成长,在不断的自我实践中发展,在不断的自我成长中创新。

《乘法估算》教学反思这节课一开始我用估一估几个数,让学生回顾知识,为本节课进行的数学活动作好铺垫,接着创设日常生活中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主动参与到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的教学中去,使学生体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我发现在教学中有几点值得思考:

1、在估算教学中,这是第一次提到在生活中要正确合理的运用估算,而不能盲目套用四舍五入法。例题的解决出现了多种方案:104×49如算成110×50,104×50,100×49,100×50,100×45。怎样使学生能自己感受到第四种算法的合理性,我让学生小组讨论,在讨论中慢慢发现了前两种方法的优越性。符合实际又方便计算,体会到了估算带给我们的捷便。

2、通过练习让学生理解,在进行乘法估算时根据实际情况有时要是把两个因数都要估小,有时要把两个因数都估大,有时要把一个因数估大,另一个因数估小??。

3、只有在实际情境中,才能产生多样化的估算方法。单纯地进行机械的估算训练,是难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只有结合曰常生活进行训练,体验估算的方法,明确估算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才能提高学生估算能力。

垂直与平行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与角的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由于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而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无论是走在宽广的大街上,还是坐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环顾左右应该都不缺少垂直与平行的现象。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哪些线是交叉的,哪些线是不交叉的。因此我们在课中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体验在同一平面内,不交叉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交叉里有一种特殊的叫做互相垂直,让学生的认识上升到思维的层面来。鉴于此,在课的开始部分,通过用铅笔摆一摆,让学生在白纸上去画不同位置的两条直线,然后从学生的作品中选出代表性的画法进行分类,从而引出平行与垂直的概念。再通过让学生去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的互相平行与互相垂直的现象,加深学生对垂直与平行的理解。最后通过找、摆等环节,在学生进一步认识垂直与平行的同时,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欣赏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感受数学的意义。

1、在课的开始阶段,我先让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在一个很大的平面上出现了一条直线,接着,又出现了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会怎样?请同学们睁开眼,把你想象到的直线的位置画出来。这样,以空间想象为切入点,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无限大的平面内出现两条直线,并要求学生把想象出的两条直线画下来,直接进入纯数学研究的氛围,创设这样纯数学研究的问题情境,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来感染和吸引学生,并有利于学生展开研究,特别是为较深层的研究和探索打好基础,做好过渡,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研究产生兴趣。

2、让孩子在体验中去感悟知识。在引出平行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我紧接着追问了一句:为什么要加上“互相”两个字?问题一抛出,我就后悔了,因为孩子们刚刚才对“平行”有大致的概念,马上让他们去说“为什么”,可想而知,学生被我问得一头雾水,只有很少几个学生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说几句。后来在评课的过程中,很多老师都有同感。作为比较抽象的概念性知识,必须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去感悟,如光用口头解释,只会事倍功半。其实,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只是在出现的时机上还应再考虑、再斟酌。我校周老师建议,这个问题其实在让学生说了两条平行直线的关系以后,再抛出这样的效果就会更好一些。

3、准备的教具使用不充分,我在白纸上画了一组平行线,让学生观察是否平行,然后左右对折白纸,让学生观察两条直线是否还平行,由于太仓促,只有部分学生能够看出并理解两条直线不在同一平面了,如果多给学生一些时间,再去想象一下,效果会更好。

4、时间把握不够好,后面还有一个环节,两条直线互相垂直顺利完成,孩子掌握不够好。

四、对“鱼”与“渔”的思考。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经常挂在嘴边,在自己的课堂上往往是教着教着,忘了“授渔”的事儿,一门心思扑到“授鱼”上去了。听了两节区名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一课,给了我深刻地启示。执教老师的精彩设计将学生的研究引向了深入。给我最深的印象的是知识和方法并行,在简单中挖掘“不简单”。教师不仅仅是在“授鱼”,传授知识,更是在“授渔”,教给方法。执教老师从“零件”和“关系”两个方面研究平面图形的方法。课一始,老师提出了研究的方法,我们在认识一个图形的时候,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研究。一是看这个图形含有多少个零件?(板书:零件)二是看零件和零件之间有哪些关系?(板书:关系)然后通过学生小组活动交流,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它是研究一切图形的方法。这正是老师设计的精彩之处。教给了学生这个方法后,对后面的学习认识梯形、三角形、圆,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打下了基础。

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学生每一个结论的得出是建立在学生实验验证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寻找验证的方法。这些任务都是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自己动手合作完成的。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研究中更加主动,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也会更加印象深刻。

我们经常强调学生的经验,实际上我们小学数学就是经验的数学,每堂课都给学生这样的训练,对他将来的发展是有益的,同时我们老师也得到了解放,“教是为了不教”自然也就会得到实现。在听课过程中也产生了这样的思考和困惑。在我们数学课堂上什么样的内容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提出来也供大家讨论。

五、如何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习惯。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这说明,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今后的发展将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学期新接了两个四年级的新班,发现很多孩子都缺乏认真的品质,更缺乏认真检查的习惯,做完作业就交,好像只要写完了就万事大吉了。可交上来的作业总是这错那错,而改错又要跑几趟,老师指一个改一个,同样的错误就不知道一起改。我在反思他们错误的原因,平时注意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努力,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习惯。

首先要认真、正确地审题。正确审题是做对题的关键。要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在审题时,把重点的字、词点出来,要明确题目让我们做什么;一道题到底有几个要求,每个要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一步一步地有序完成。如:在估算部分的《课外作业》上有一道练习题,是让学生先估算,再准确计算,很多孩子都想当然地估算完了了事。在学习画平行四边形的高时,有一道作业题的要求是给下面的平行四边形画出两条不同的高,由于学生不认真审题,不是只画了一条高,就是画的两条高都是相同的,只是位置不同,借此机会,我又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审题。只有在典型题例面前,才更有说服力。

其次是要教会学生检查题目的方法。很多学生所谓检查就是把题目从头到尾看一遍,其实是走马观花,一点用处也没有。不同的题型检查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如:填空题、选择题检查时不要看自己的答案,重新做一遍,看是否和刚才做的一样;计算题要用验算的方法检查:可以重算一遍,也可以利用逆运算检验等,如果是方程,就把未知数的值代入方程检验;应用题必须先弄清题意,再从问题入手,分析应用题,列式是否正确,同时更不能忽略检查计算是否正确等,当然也可以根据题意将求出的结果代入题中检查??这些方法在考试时尤其重要有效。

第三,计算实验中,学生改错前先找错因的方法,广泛适用于平时的作业。如果有条件面批,就让学生说说错误的原因。当然,错因要坚决杜绝“粗心”、“不认真”“做错了”等毫无意义的字眼,这些都浮于表面,没有实际作用。要让学生从是否抄错题开始检查,在查计算方法,如果计算方法对了,就查具体哪一步出错了,为什么会出这样的错误等。就像医生治病一样,必须找到“病根”,才能“对症下药”,达到根治的效果,使学生尽量少犯,甚至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计算能力自然就会逐步提高。

总之,培养学生细心检查,是在培养学生的一种习惯,而习惯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养成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严格要求,示范诱导,反复训练,才能取得预想的结果。

六、规范细节,才能越走越远。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新课的第一节,读数,我决定一切从最简单的开始。越是简单的东西越容易接近数学的本质。开课,我从最简单、最原始的数数开始,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自然的进入新知,大多数时间我喜欢润物细无声的感觉,就是不知不觉中使学生进入新知的研究,那种故弄玄虚,为新知鸣锣开道的导入好像越来越不感冒了。随着精心设计的数的出现,学生读数节奏越来越慢,读法也不尽统一整齐,如9999,10000,10001……我们开始慢下来,去研究读法不统一的数,去研究读得比较困难的数,逐渐的寻找读数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轻松,顺利实现了难度上的过渡。

规范细节,才能越走越远。当读数的时候,我强化了细节程序的规范,这是我在这单元的一个重要做法,即规定读数前必须用虚线分级,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划上分级线,分对级,基本就不会出现读错写错数的现象。

我想写数对于学生来说,比读数要难,特别是中间有0的情况是更是写数的难点。深入思考之后,认为仍然要强调建立四位一级的概念,细节程序上我进行了这样的规范即先划分级线,写万级一般不会错,写个级时写上4条小横线再填。练习中有不少学生出现了三位一级,如1569300,扰,于是,我又进行了一下对比,使学生明确中国的读数习惯和国际统一的读数习惯的异同。再次强调,写数也可先写一条分级线,对应的是万字,然后再分别去填写万级和个级。在求近似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时,尽管我已经凭借经验对这节容易出错的部分作了充分预设,学生出错又有新花样。我采用的细节规范是:先划出分级线,再用三角标出省略尾数的最高位,然后四舍五入的得出结果,结合其中的道理,配合相应程序,大大降低了低级错误。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于细。从简单出发,深入研究,可以变难为易,将细节之处作规范,做成程序,可以深入浅出,便于学生有章可循,听说外海小学规定学生每天喝六杯水,具体到喝的时间,教师的监督,使之落到实处,可见其用心良苦,做事之细,一方面充分体恤家长的心情,另一方面大事做细,才可以做得更长久,我想我还要坚持下去。

七、《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

《积的变化规律》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

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几,积不变的规律;两数相乘,两个因数分别扩大若干倍,积就扩大两因数扩大倍数的积的倍数。如:6×2=1260×20=1200。拓展了学生的思路,我认为平时的教学不应受教材的框框限制,适合自己,适合学生,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是最重要的。

但我反思自己课堂上的一个现象就是:学生通过举例、观察对积的变化规律有了初步的感悟、也有了初步的理解,但学生在描述规律时,语言总是不够准确、表述总是不够完整。“语言表达是学生思维的全面展现”,学生们对于新知内容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靠语言描绘去反馈,当学生的概括能力受挫时,我想:首先应该反思的是我们的教学是否让学生真正明白了。当学生真正明白了一道、两道、十道,甚至更多的题目后,怎样概括,而不是让学生就题论题似乎也是个问题。今后我要不断尝试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怎样抓住一些关键的例子、抓住一些关键的词语让学生去推敲、去体会,最终引导学生完整、准确地描述出积变化的规律,并通过一些重点词的理解,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规律,构建起完整的认知体系。切不可因为怕耽误进度、怕麻烦、怕罗嗦而剥夺了学生说的权利,剥夺了锻炼学生思维的机会,使主导霸道地代替了主体。

2、一块长方形的果园,长是18米,面积是108平方米。如果长不变,宽扩大3倍,扩大后的果园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很显然,这两道题用积的变化规律来解决是最简便快捷的方法。而学生只有真正深刻地理解了积的变化规律,才会活学活用,而不至于再用老法子去绕圈解决,从而使学生更深体会到学数学、用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八、课后反思-计算器的教学是否应该在教材中出现。

于是,我晚上躺在床上又重新打开教参与大本教案,寻找专家把有关计算器教学放在这一册的真正用意,因为我想专家把计算器放在这一单元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了,也肯定会考虑到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会使用计算器的情况。

教师用书上说,这册是整数四则运算的终结,学生面对多位数的乘除法时,计算就非常苦恼,学生把计算器当救星,我们应该理解,但我们不能放任,用计算器来代替口算估算笔算,那是行不通的。

一味的杜绝只能增加师生之间的敌对意识。我们应该对计算器计算这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它的好处,也要正确看待它的坏处,将高年级学生的问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判断如何合理使用计算器。

那老师该怎么办呢?

各有各的方法,但我认为老师不能杜绝,要正确的引导和疏导,晓以利害。平时加强管理,特别是课堂和作业中计算器使用的管理,明确计算器的用途,将口算,估算,笔算和计算器计算做比较,让学生切实利用计算器,起到更好,更大的作用。

教材中也考虑到这一点,学生的依赖性,所以也有相应的内容安排进去,就需要老师们深入的研究如何管理。教材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第一、利用计算器对大数计算方面的找规律,激发学生巧算心算的能力,把计算和探索规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既让学生学习了用计算器的方法,又激发了学生探索数学奥妙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观察,推理的能力。通过学习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器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的作用。

第二、利用计算器进行检查口算估算笔算,明确利用计算器计算的步骤,先口算,然后估算,然后笔算,最后才是计算器计算来检查。如果不利用计算器就可以计算,检查,我们就不能用计算器来算。

第三,根据实际生活经验,使他们认识到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每一次计算都可以使用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会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一定的口算,估算,笔算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所以,老师们要让学生有利用计算器计算的机会,也要让学生知道,该什么时候使用计算器。简单的计算,我们不能使用计算器,计算器是要在非常复杂的计算时,才使用,另外使用计算器是为了准确的检查错误,发现错误要仔细检查自己在计算时的问题所在,千万要强调学生不能在用计算器计算出来后马上就把正确答案抄到题目里面,对自己的错误要仔细研究。

所以我个人认为,不能埋怨计算器,也不要埋怨教材编写的问题了,计算器的使用的确是必要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去操作,如何去引导,让学生认识到计算的作用,也认识到计算器生活中的局限性,让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得到提高,熟练掌握多位数的计算方法。

九、课后反思:角的度量。

教学开始,我从生活中的常用物品椅子导入,创设情景让学生判断那张椅子坐得舒服,引发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得到靠背角度起着关键的作用,自然而然的联想到测量靠背角度工具――量角器。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问题,激起学生认识量角器的内在动力。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出示下面三张椅子问学生,你觉得那张椅子会坐得舒服点呢,为什么?

学生回答第三把椅子坐着舒服,因为靠背与座位的角度人们坐起来比较适宜。

教师归纳:同学们想的方法都很巧妙,但它们都有一定的误差,而且在实际生活中尤其是不方便运用这些方法,想要方便、准确的确定角的大小,就要用到量角的工具――量角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角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量角的单位和学习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怎么看量角器的刻度是一个难点,什么时候从内圈看,什么时候看外圈是学生容易混淆的地方。教学中的数学概念多,(如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都是一些抽象的纯数学语言)知识盲点多,几乎没有旧知识作铺垫,操作程序复杂,尤其是对于动作不够协调的四年级学生来说,是一次关于手与脑的挑战。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点,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动脑、动口“做数学”的时机,从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自主学习的能力和问题意思。

认识量角器这一环节,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量角器,在量角器上你发现了什么?同桌讨论,全班交流,新鲜的事物总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学生的观察是认真的,仔细的,汇报发现也很积极,我给予肯定和表扬,然后引导归纳小结,这个环节学生自主探究学完,从中体验了探索的乐趣。紧接着提出怎样用量角器去量一个角呢?激发学生往下学习的欲望。

学生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学生看到的只是一个静态的、完整的角,还没有认识到角是由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而成,量角时为什么量角器中间那个点对准角的顶点,零线对准角的一边,另一边看刻度,对于角的旋转过程和方向没有建立表象加以认识,自然读角的刻度时很茫然,弄不明白什么情况看外刻度线上的数或内刻度线上的数,尽管有的同学会量,也不知所措,说不出理由,因为学生的理解抽象思维远逊于对形象的记忆,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去寻找量角的方法,中心对准角的顶点,就意味着量角器上有角的顶点,零线对准角的一条边,另一条边旋转到量角器的另一条刻度线上,说明你要量的角就是量角器上形成的这个角。教学时发现学生比较容易认错刻度,因为每条长刻度线上都有两个数,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我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有什么好方法来突破这个难点,之后请学生发言。有的说:“与量角器的零刻度线重合的这条边对着的0是在内圈的,另一条边就看内圈的数字,如果对着的0是在外圈的,另一条边就看外圈的数字。”还有的说:“我先判断画的角如果是锐角就认刻度线上的小数,如果是钝角就认刻度线上的大数。”

在这个时机引导总结出量角的方法:

“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另一边认刻度,内外分清楚。”还真不能小看学生的力量,他们总结的方法很适合大家用。这样给学生留出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得出的结论,比教师一一讲授要好。

此外,近阶段本人教学收获是:在上常态课时,有时会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让学生朝自己设定的方向发展,通过观察我发现,其实学生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体验,在教学时要关注这些,选取合理的因素加以利用。给学生提供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空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取得不同的进步。

十一、把一个大数变成“亿”或“万”做单位的数。

教学把一个大数变成“亿”或“万”做单位的数时,发现只讲算理,让学生理解,再应用,对于理解力较差的学生而言,这个知识点确实有些抽象,较难理解,出错率较多。

于是,经过思考与实践后,发现用简单的口诀让学生先记忆方法,用口诀练习较多的题目后,不易理解的知识,就在慢慢的练习中,消化理解了。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小窍门:

口诀:“一圈、二看、三省略”

如:把1276270000变成“亿”做单位的数。

注:其实此类题目还要根据问题的不同,灵活处理。

1、变成“万”或“亿”做单位的数,可用上面的方法;

2、省略“万”或“亿”后面的为数时,最后一步,只需把圈后面的。

数字都变成“0”即可。

如:1276270000=1276270000≈1300000000。

我们也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下“1300000000”与“13亿”的异同点。他们的大小是相同的,但所表示的意义不同。

“1300000000”表示13亿个1,计数单位是“一或个”;

“13亿”表示13个一亿,计数单位是“亿”;

之所以会发明“13亿”这种技术方法,是为了书写,辨别起来更加方便、简洁。

今后学习了小数后,我们还会更进一步、更准确的把大数变成用“亿”或“万”做单位的数。

如:1276270000=12.7627亿。

十二、教学疑问。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一课时,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测量等方法,发现平行四边形边及角的特点。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操作,汇报时,强调了“对角相等,对边相等”的特点,对于对边平行很少能考虑到。老师提醒后,也能发现,但在他们的意识里,对边相等记忆、理解得更深刻。

所以在让学生总结“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时,很多同学都说:“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可是,书上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做练习时,很多学生还是填写:(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不知这种填写答案是否也算正确呢?

十三、末尾带“0”的数怎样计算不容易出错。

经过思考,我想到了在大数的认识教学中的分级方法。把因数末尾的“0”也按分级的方法那样用虚线分开,这样在计算时就会与乘积末尾的“0”分开,学生出错的就少了。

例如:×我把这种方法交给了学生,并且要求学生在竖式上把因数末尾的“0”,用虚线分开,这样积的末尾到底写几个“0”,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在实际的计算中学生的错误真的减少了。

十四、漂亮的十进制计数法。

我喜欢数学,其中十进制计数法更让我对数学古人佩服的五体投地,这是何等的智慧?简单的十个数字因为这种聪明的方法,变化无穷,大数小数全部搞定。所以每次教到这部分内容,我都试图将自己的这份佩服感染给学生。多年前,曾经上过这节的公开课,有数的发展历史引入,隆重推出十进制计数法。这次因为是刚合校,投影电脑都没有到位,无法展开给学生,只能口头介绍,效果大打折扣,还好,孩子们的眼神告诉我,他们很感兴趣,在我的极力渲染之下,渐渐溢出钦佩之意,心下暗喜。于是游戏上场。十进制计数法中让学生扎实的理解数位、计数单位,数级十分重要,为了让孩子们切身理解,我让他们自己变身计数单位,那他的座位自然就是数位了,按顺序排列,一排就成了一个生动的数位顺序表,每个孩子身临其中,乐滋滋的接受组数,解释数的任务,以此让学生真正走进了数位顺序表,而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死记硬背,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同样的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意义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让一个孩子来当数字9他在数位顺序表示上移动,大家说出它代表的意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一向不主张孩子死记硬背,因为我当学生的时候就特别不喜欢背东西。为了让孩子们记住数位顺序表,我还想到了一种方法,试了几次,效果不错:用左手四个指头表示个级,大拇指表示万,然后类推,这样就把数位顺表带在了手上,随时都可以用。对于一些有困难的学生帮助比较大。一直在朝着这样一个方向努力:让数学学习更接近数学的本质,让数学课堂更多一点文化气息,有时觉得自己像个声嘶力竭的叫卖者,总是见缝插针的把中国数学文化的点滴加入课堂,希望能够多多少少的渗进学生的思想之中,有时候看到一些孩子茫然的眼神,就觉得很可悲,希望我的努力能多少改变他们一点点。

十五、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一课,在对教材进行仔细地分析后,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思路:通过复习四边形,开门见山,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论文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会正确的读数、写数。在教学时我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把该内容分成2课时教学。由于学生对万以上的数位顺序表还没有完全熟练,所以在课堂中我花了10分钟的时间帮助孩子巩固万以上的数位顺序表。只有学生熟练地记住数位顺序表,才能顺利地学习读数、写数。在教学读数时,我还特别强调学生分级。引导学生认识四位一级,从最高位读起,每一级的读法都和个级一样,读完亿级在后面加个亿字,读完万级在后面加个万字。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论文

根据新大纲的教学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力求使教学结构符合11--12岁学生的年龄特征,注意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培养创新意识,更注重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的改革主要体现在课堂及课余时间上,在课堂上注重加强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而课余时间则注重让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将数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教学过程中,我逐渐进行了以下实践:

一、.加强口算的学习。通过课前的3分钟的口算练习,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通过他们自己喜爱的方式来练习,还不定期的举行“速算手”比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二、加强乘、除数的三位数的'乘、除法笔算。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乘、除数是二位数的乘、除法笔算,在原有知识及对法则理解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多加强巩固练习,防止学生因粗心大意而计算出错。

三、应用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针对这一情况,我让学生多练、多想、多问,从量到质,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再一个方法就是将繁琐的应用题以生活中常用的问题展现出来,这样就把问题简单化,便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四、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体会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又蕴涵着数学问题的活动。使学生通过在活动中解决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例如在学习“平行与相交”时,我们一定要让学生走进生活,从生活中学到知识,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五、为了贯彻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还可以设计了一些带有一定的难度的练习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以便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特长,培养他们数学能力。其实练习后面的“聪明小屋”就是不错的选择,学生再找到解决方案后会有非常大的成就感,当然教师也要进行适当的表扬奖励,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一学期马上就要过去了,在新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我们只要勇于探索、勇于实践,一定会让我们的学生更加喜欢数学,也会让我们的教学更上一个台阶。对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要积极地探讨,望来年,我们能再接再厉,更创佳绩。

相关范文推荐
  • 03-03 观看红海心得体会版(优秀23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改进不足之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出色的心得体会范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
  • 03-03 县农业农村工作总结(模板15篇)
    农村农业工作总结是对一定时期内的农村农业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的一种书面材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农业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农村农业工
  • 03-03 幼儿园毕业典礼家长发言稿串词大全(18篇)
    毕业典礼是学校为学生们营造感恩和希望氛围的一种活动,让他们怀揣感激离开校园。下面是一些毕业典礼上发表的优秀致辞,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家长
  • 03-03 城市经济论文题目(专业15篇)
    通过写作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加深对语言规范和规则的理解。在这里为大家推荐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文明是三月的风,唱响和谐的旋律;文明是夏天的雨
  • 03-03 汽车售后服务承诺书(专业17篇)
    服务月是一种推动和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服务行业的活动,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和共同发展。这些范文中体现了学生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积极的行动。尊敬的用户:真诚的感谢您使用我
  • 03-03 中学案例分析心得体会(模板23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和他人的分享,可以启迪他人,也可以从他人的反馈中获得更多收获和启发。接下来是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灵感。
  • 03-03 体会与收获的区别(模板19篇)
    心得体会是一个人成长的见证,它记录了我们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和成长,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广大读者参考学习,一起来看看吧。
  • 03-03 互联网医疗整顿心得体会(实用23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整理思绪,理清经验和知识的关联。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写心得体会的技巧和要点,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
  • 03-03 设计及心得体会(优秀21篇)
    写心得体会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探寻内在的需求和潜力。下面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供大家参考和借鉴。设计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为了提高自
  • 03-03 公司个人年终工作总结报告(优质16篇)
    月工作总结是一个重要的机会,可以让我们反思过去的工作,挖掘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可以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作为物业客服中心的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