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心得体会(模板20篇)

时间:2024-01-09 17:57:35 作者:雨中梧

通过撰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梳理自己的思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下面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写作的技巧。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在乡村振兴时代,我有幸参加了由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组织的中国乡村振兴“百村千户”(江西)调研。为了调研的效率与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在进行实地调研前,学院组织了为期两天干货满满的培训,从问卷大纲到具体操作,专家耐心解答我们的疑惑。20xx年1月12日,我们踏上旅途,前往进贤县,我们的第一站——李渡镇大桥村。万事开头难,实战的第一天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与农户的交流障碍、农户不配合、对问卷不够熟悉导致询问节奏混乱等问题打击到我热血沸腾的初心,感谢我的伙伴们给了我鼓励,也感谢老师们的及时帮助,让我顺利度过调研的低谷期。第一天的调研结束之后我们在一起交流了自己遇到的困难,调研比较顺利的队友分享了自己高效率的方法,吸取了教训,后期的调研越来越顺利,按照原计划,四天半的时间我们成功完成本次调研活动。

本次调研中,我感触最深的是农户对乡村卫生环境的肯定,农户表示村子里现在都是水泥路,还有人进行定期清扫;房前屋后摆上了垃圾桶,家里的生活垃圾有一个好去处;村委会对村子的房屋、树木等进行统一规划,整个村子看上去整齐有序;现在的农村基本配套健身设施、文化广场等,村民在劳作之余有了休憩的好地方,生活幸福感显著提升,环境舒心宜居。

目前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未得到充分利用,在我访问的九户农户中,有三位农户提及村集体经济组织还未进行正式运营,农户没有享受到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福利,我认为后期的乡村振兴可以往这个方向进攻,这样可以保障依旧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户利益,保障其生活水平持续稳定提高。

通过这次调研我收获很多,首先是对农作物种植过程的全新认识,即使是在科技飞速发展、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的今天,底层劳动人民种植粮食依旧是一个繁杂艰辛的`过程,第一次从真正的农民口中听到粮食种植故事,第一次真正了解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其次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知识的深入学习,本次调研问卷囊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生活富裕”,超长的问卷让我全面了解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知识,通过这份问卷我学习到一些乡村振兴有关名词,例如新型职业农民、家庭承包地、单元房等,我需要的不是一个名词解释,而是用通俗的语言向农户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最后是对本次调研的思考,思考它的问卷设计逻辑,思考我该如何更好的与农户交流让农户在轻松愉悦的聊天过程中结束一份枯燥问卷,思考如何运用这些调研数据做研究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会继续加强自己在学习之后的思考,尽力做到学思结合。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__以来,__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对新时代“三农”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引领我国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河南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粮食主产区,做好“三农”工作、推进乡村振兴尤为重要。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__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自觉把做好“三农”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放在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推进,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努力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上走在全国前列。

一、推动“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

党的__以来,__先后4次到河南考察调研,在全国__期间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提供了总纲领、总遵循、总指引。粮食生产是河南的一大优势,也是河南的一张王牌,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河南要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业强省目标。__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指引我们牢牢扛稳保障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为全国稳住农业基本盘作出贡献。

粮食生产实现连年丰收,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全面增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把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实施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7844.52万亩、重要农产品保护区1034万亩。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建成7580万亩。2021年面对特大洪涝灾害,全力抓好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全年粮食产量仍达1308.8亿斤,连续5年保持在1300亿斤以上。推动蔬菜生产大县开展绿色高质高效创建,蔬菜种植面积2637万亩、产量7428万吨。稳定生猪产能,2021年全省生猪存栏数居全国首位,外调生猪及猪肉折合生猪2758万头。加快肉牛奶牛产业发展,2021年新扩建500头以上肉牛场78个。优化家禽产业发展,2021年家禽出栏11.2亿只,禽蛋产量达446万吨。

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拓展。严格落实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乡村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718.6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953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好受灾群众帮扶救助,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开展田园增收等产业发展“十大行动”,每个脱贫县都形成了2到3个特色鲜明、帮带面广的主导产业,72%的脱贫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2021年脱贫户年人均纯收入14499元、增长13.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食品加工成为第一支柱产业。加快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值占比达57.8%。围绕面、肉、油、乳、果蔬五大产业,开展企业升级、延链增值、绿色发展、质量标准、品牌培育五大行动,2021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值增长9.1%。累计创建8个国家级、10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速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些领域育种能力走在全国前列,现代农机装备水平持续提升。聚焦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创建2个国家级、8个省级现代种业产业园,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高水平建设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6.3%。完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农技推广体系,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4.1%。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发展深度融合,省级数字乡村示范县达30个。

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因地制宜做好乡村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农村宅基地、农房建设、风貌管控管理。实施城乡交通、供水保障等一体化行动,实施县域城乡教育、公共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均等化行动,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客车,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3%。实施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所有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33.4%。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1.8%、82%,废旧农膜综合回收率达90%以上。

乡村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农村社会保持稳定。高质量推进村“两委”换届,“一肩挑”占比99.73%,村“两委”成员平均年龄下降7.4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上升10.4个百分点。持续深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98%的村制定村民自治章程,95%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99%的村建立民主理财、财务审计、村务管理等制度。全面开展“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单位(村、社区)创建,全省平安乡镇(街道)、村(社区)占比动态保持在80%以上。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推进移风易俗结合起来,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54个、实践所2221个、实践站32734个。

农村改革全面深化,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加强农村宅基地和村民自建住房管理,稳慎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集体经营收益的村占74.2%。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序发展。持续推进粮食储备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供销合作社“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改革。

河南“三农”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主要表现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经营体系、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民收入与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水平相比不高,基层治理存在弱项。需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尽快补上发展短板。

二、在新征程上坚定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在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__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在今年全国__上,__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我们要深刻领会__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从把握历史主动深刻理解“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__指出,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我们党成立以后,充分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把为广大农民谋幸福作为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完成土地改革,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为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农民率先拉开改革大幕,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全面进步。党的__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关键性贡献。历史告诉我们,“三农”问题是贯穿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的一条重要主线。我们要从百年历史中汲取做好“三农”工作的智慧和力量,牢牢把握做好“三农”工作的主动权。

从胸怀两个大局深刻理解“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国际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更加凸显。作为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仅靠进口粮食解决吃饭问题是靠不住的,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还要看到,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举措,而农业农村可投资的领域、可挖掘的市场、可激发的动能都很大。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三农”工作具有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基础支撑作用,坚决稳住“三农”这个基本盘,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从做到“两个确保”深刻理解“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是落实__对河南要求的具体行动。河南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10,每年向省外调出原粮及制成品折合粮食600多亿斤,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是必须牢牢扛稳的重大政治责任。同时,河南有4.5万多个行政村,4304万乡村常住人口。建设现代化河南,大头重头在“三农”,潜力和空间也在“三农”。我们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两个确保”提供有力支撑。

在新发展阶段,河南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必须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基础上,紧紧扭住重大问题、关键环节、重点工作,不断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在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上展现新作为。坚持党政同责、齐抓共管,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全省粮食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坚决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巩固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成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为重点,分类分区域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同步提升耕地地力等级。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和正向激励机制,让农民种粮有收益、主产区抓粮不吃亏。加快多层次普惠性农业保险体系建设,完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

在打好种业翻身仗上彰显新担当。开展农业、林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加快建设农作物种质资源库。设立政府引导的现代种业基金,整合重组种业集团,培育种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郑新一体化发展为牵引,规划建设“中原农谷”。以主要粮油作物、畜禽、果蔬等为重点,开展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确保新成效。以抓好国家后评估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认真查漏补缺,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安置区的倾斜支持力度。深入实施产业发展十大行动,促进产业提挡升级。支持带动脱贫人口就业较多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带动脱贫户、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大循环。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为抓手,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力争全年完成50万人次持证培训。

在农业高质量发展上务求新提升。坚持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推动农业由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以调整结构、优化品种、提升品质为重点推进十大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以深化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为重点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建设万亿级现代食品集群。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壮大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养生养老等新业态,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

在抓好灾后恢复重建上实现新进展。加快实施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12个专项规划,推动各类灾后重建项目今年大头落地,为确保受灾地区3年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打下坚实基础。加快受损住房重建,推进集中安置项目建设,年底前实现搬迁入住,帮助老百姓重建家园。在主汛期前完成水毁水利工程修复任务,加强抢险救援能力建设,制定超标准洪水应对方案,建立紧急避险专项预案,强化应急演练和物资储备,确保发生灾害时能够有力有效应对。

在深化农村改革上取得新突破。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做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以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方式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抓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服务体系,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技推广体系。

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上迈出新步伐。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统筹县城、乡镇、村庄规划,统筹产业发展和生态功能全域布局,加快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坚决防止强制合村并居,加强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保护,更好体现中原乡土特色,把“老家河南”的乡愁和文韵留住。推进基础设施网络化,推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提质扩面,分区域推进规模化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加快推动城区管道天然气向乡村延伸,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推进省级数字乡村示范县创建。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发展农村普惠性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清洁化,整体提升农村环境。推进就近就地城镇化,坚持产业就业带动、公共服务引领,引导县域人口向县城集中。

在基层治理上实现新提升。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乡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做好乡镇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着力解决条块关系不顺、权责不对等问题。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实施村党组织堡垒工程和“头雁”工程,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针对有些村党支部软弱涣散问题经常复发的状况,探索“成建制派、按届期任、选优秀用”的办法,彻底打破“瘫痪—整顿—再瘫痪—再整顿”的怪圈。扎实开展“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单位(村、社区)创建,切实把矛盾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源头。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形成健康向上的新风正气。

推进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大学生在农村和乡村振兴浪潮中必然会有发展。无论是发展原始种植型农业,还是发展新型创新型农业,农村的人才严重缺失都是值得关注的重点。农村政府应创造条件,让从农村走出的大学生回到农村,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对其落户农村、发展农村给予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农村大学生回到农村发展比城市人才到农村发展,有事半功倍之效。他们知道农村最需要什么,也知道农村的真正问题,与村民沟通起来也更有亲近感,更容易扬长避短,在乡村振兴中做出贡献。

为了农村和乡村振兴,重在真心实意地把有志于农村发展的大学生推到更有发展前途的岗位上,不能因为他们年轻,因为他们只能到农村,没有其他地方可去,就热一阵冷一阵,或者有小家子气,害怕大学生走在自己前头,影响了自己的仕途。

善于从农村能人中发现和挖掘人才。农村大学生生于、长于农村,并在农村摸滚打爬了多年,对农村情况和农村需求了如指掌。加强对这些人进行定向培训,并根据他们的发展及所作出的贡献,为他们提供晋升、发展的更优通道,必然有助于乡村振兴加速提质,有助于他们在乡村振兴中不断成长。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新春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九个“一号文件”。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对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大部署,对于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2021年,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克服新冠疫情、洪涝自然灾害等重重困难,农业生产保持稳中有进,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对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全球新冠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经济复苏脆弱,气候变化挑战突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极为繁重艰巨。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深刻认识到,今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我们党将召开__,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更好发挥“压舱石”作用,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守好“三农”基础,措施要硬,执行力要强,确保稳产保供,确保农业农村稳定发展。

__强调:“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千方百计扩种大豆和油料,实打实调整农业结构,确保成效可考核。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统筹做好重要农产品调控,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围绕耕地和种子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全面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阶段性任务。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

__指出:“我们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现在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建设现代化国家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要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让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越走越有奔头。”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完善监测帮扶机制,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支持力度,推动脱贫地区帮扶政策落地见效,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落实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要求,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平台载体,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加大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强化乡村振兴要素保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中,“全面小康、摆脱贫困是我们党给人民的交代,也是对世界的贡献。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让我们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公布。《意见》围绕加快推进脱贫地区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提出了具体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为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提供了重要遵循。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的必然要求,关系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务农重本,国之大纲”。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乡村的振兴,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分认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性、紧迫性,举全党全国之力,统筹安排、强力推进,让包括脱贫群众在内的广大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前进,正当其时,也势在必行。

乡村振兴不是一蹴而就的“单级跳”,而是循序渐进的“健步走”。《意见》明确提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设立5年过渡期,是符合发展规律、从实际出发的科学安排。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为重点转向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需要一个过程。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对于防止松劲懈怠和贫困反弹很有必要。脱贫地区应根据形势变化,理清工作思路,把过渡期用好,确保《意见》提出的过渡期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必须突出工作重点,强化机制保障和政策支撑。《意见》聚焦制约乡村振兴的短板弱项,明确了支持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持续改善脱贫地区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提升脱贫地区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重点工作,指明了工作的主要抓手和着力点。要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着力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既要在西部地区脱贫县中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又要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做到帮扶举措不变、力度不减。要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有效衔接,做好财政投入、金融服务、土地支持、人才智力支持等政策衔接,更好发挥政策的支撑作用。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如期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再次证明党的坚强领导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创造辉煌成就的根本政治保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仍要面对不少新情况、克服不少新困难、解决不少新难题,必须全面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把任务明确、责任压实,做好过渡期内领导体制、工作体系、发展规划、政策举措、考核机制等有效衔接。抓实抓好、落实落细《意见》部署要求,乘势而上、埋头苦干,我们就一定能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扎实迈进。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2022年以来,天津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建设美丽田园、美丽乡村、美丽庭院,打造兴业之乡、宜居之乡、文明之乡、幸福之乡,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上半年,天津市落实“十四五”规划重点目标任务已取得明显成效,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488元,同比增长3.4%。

天津市积极搞好粮食生产,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2022年全市夏粮再获丰收,总产达到73万吨。小站稻全产业链加快创建,2022年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目前长势良好,丰收在望。上半年全市蔬菜总产量达到108.2万吨,同比增长9%,肉、蛋、奶均保持了稳定增长。种业振兴行动深入实施,“天津奥群”“天津科润”等公司牵头承担的绵羊新品种培育及良繁项目、国家黄瓜联合育种攻关项目等多个国家级重点项目成功立项,育种取得新成果。

各涉农区全面加强农业产地环境治理,确保农产品安全,全面提升乡村绿色发展水平。上半年市农业农村委会同涉农区组织实施小麦“一喷三防”作业面积160万亩,减少了农药使用量,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并圆满完成夏收小麦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完成规模以下畜禽养殖粪污治理2943家,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1.7%,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上半年,各涉农区加快建立健全农村厕所、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长效管护服务体系,全面开展农村全域清洁化工程“百日攻坚”活动,确保了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提升。

天津市全力促进农民收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支持农民就近就地就业。促进农村创新创业,扎实推进经济薄弱村扶持,加快构建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农民持续增收。上半年,全市组织各类以工代赈项目16个,参与建设的农民约5万人次。推进800个经济薄弱村实施“一户一就业”工程,累计实现“一户一就业”13.11万户,农民收入实现了稳步增长。

上半年,天津市积极解决“三农”融资难题,市农业农村委积极对接天津农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开展奶牛抵押、种羊抵押,为养殖经营主体授信超过6000万元,实现了活体抵押融资的突破。积极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招商引资,在推出24个示范村重点招商项目基础上,又促使西青区第六埠村、东丽区胡张庄村、武清区李大人庄村等一批项目开展深度合作。天津市继续将《天津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重点目标、重点任务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和乡村振兴“挂图作战”,确保年度重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时间是忠实的记录者,也是客观的见证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江西井冈山市神山村在乡村振兴中书写了“神气”故事;老书记焦裕禄探流沙、查风口的河南兰考张庄村,如今“风沙窝”变成了“金银铺”;宁夏永宁县原隆村百姓过去久居“苦瘠甲天下”之地,因为移民搬迁生活越过越兴隆……一曲曲改变命运、迈向全面小康的壮丽凯歌,是中国共产党守初心、担使命的具象体现,也成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生动注脚。正如一位联合国官员所评价的,“中国最贫困人口的脱贫规模举世瞩目,速度之快!”从解决温饱到摆脱贫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历史性地解决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这将是前所未有的成就,足以彪炳史册。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将会大幅度地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将大大改善贫困地区产业基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让发展红利惠及更多农村人口,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基层干部的作风能力有了转变,农村治理水平有了提升,这些都是涉及长远发展的,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经济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减贫同步实现,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朝着共同富裕不断迈进,深刻彰显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展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脱贫攻坚实践,积累起具有长远启发意义的经验。比如,全党动手、举国之力,形成全国上下攻坚的合力。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贫困群众带来了资源、技术和发展思路,这正是扶贫合力的生动体现。比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通过精准“滴灌”提高扶贫效率。贫有百样、困有千种,扶贫就有千百种方案,就会付出千百倍努力。比如,产业扶贫、扶志扶智,为脱贫攻坚制造可持续的内生动力。发展产业让农民从田间走向车间,鼓励创业催生无数致富能人,扶志扶智提振农民奋斗追梦的精气神……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形成脱贫攻坚的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才能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可以说,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不仅以实际行动加速了世界减贫进程,也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展望未来,中国人民将历史性地摆脱绝对贫困,共同迈入全面小康,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将得到更为有力的验证。一个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政党,一个以人民为坚实根基的国家,其征途必定是星辰大海,其未来必定是其道大光。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人才是社会干事创业的第一资源。大学生则是人才当中最主要的力量。大学生都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其素质和能力还是值得信赖的。近年来,不少地方对于大学生越来越重视。很多农村地区,长年难以摆脱贫困。关键还是在于人才方面出了不少问题。近日,一篇名为《让大学生成为乡村振兴生力军》的文章更是旗帜鲜明表达了大学生应该不断为乡村振兴助力,促进早日实现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

很多贫困地区,贫穷和落后与人才的匮乏和短缺不无关系。贫困地区,受限于诸多的客观条件,人才,特别是大学生难以在一些贫困的农村施展才能。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贫穷,导致对于很多乡村在人才的政策和引入上也很缺乏甚至没有底气和勇气。对于大学生的引才工作政策上的缺失,直接就造成了很多偏远农村人才缺乏,而大城市往往有显得人才过剩甚至饱和。这就是长期以来困扰很多偏远农村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加强人才工作,让大学生不断在乡村振兴上助力,往往就能很多乡村振兴发展的问题。

新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早已深入人心。很多经济发达的地区,之所以能够保持快速、持久地高质量发展,人才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没有大量具有能力和高素质的大学生不断助力当地发展,经济想要实现突飞猛进难以为继。因此,偏远农村发展的瓶颈,就要不断发挥大学生的作用,让大学生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让大学生助力实现乡村振兴,要积极打造可以让大学生施展才能够的事业平台。很多农村地区,产业都比较落后甚至很缺乏,加上基础设施也比较落后,导致很多大学生即使去了很多农村也难以有所作为。很多大学生到了这些地方甚至有种被埋没、甚至最终被荒废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如果不解决,往往就会导致农村地区与城市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人才的匮乏问题必将长存。在一些农村地区,大学生来到这些地区,往往也留不住。因此,真正要农村地区人才的问题,还是要不断发展事业平台,让大学生来到农村不会觉得是“游一游”。

大学生,是社会改革发展的财富,更是社会精英人才的重要组织部分。干事创业,需要人才的不懈奋斗,更是需要大学生不断在干事创业中不断努力。乡村振兴,这是十九大国家的战略部署,是保证广大农村人民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关键。作为这一重大战略的实施,就需要大学生的不断助力,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工作推进会27日在云南曲靖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__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更加扎实的工作确保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以更加积极的作为确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

胡春华指出,要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措施,不断缩小收入差距。要切实巩固务工增收势头,发挥产业增收带动作用,着力稳定转移性收入和公益性岗位收入。要健全社会保障常态化帮扶机制,确保兜底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胡春华强调,要把促进脱贫县加快发展作为主攻方向,不断缩小发展差距,确保“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巩固提升。要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强脱贫县与发达地区的联系。要强化对重点帮扶县的集中支持,确保在发展上不掉队。

胡春华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工作对象转向所有农民,把工作任务转向推进乡村“五大振兴”,把工作举措转向促进发展。要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乡村振兴系统要全面履行好职责任务,加强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

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或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在现场或以视频方式出席会议。会前,胡春华到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中的曲靖市会泽县和宣威市进行了实地督导。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对2022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文件不提新主题、不讲新提法,锚定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要求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对此,中央一号文件起草组成员周业铮表示,要围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两多”目标,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三大产业,充分彰显乡村在食品保障、生态涵养、休闲体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功能和价值。

要突出农民就近就业、就地致富的“两就”路径,把县域作为促进城乡融合的主战场,重点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富民乡村产业,促进农民稳步增收。

此外,要持续推进投入品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下决心改变资源过度开发、要素大量投入的发展模式,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促进乡村绿起来、乡亲富起来。

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推进,农村长期存在的脏乱差局面得到扭转,农民群众环境卫生观念发生可喜变化,满意度明显提升。人民对农村优美人居环境的期待,从“摆脱脏乱差”逐步提升为“追求乡村美”。

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并对农村改厕、污水治理、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就医等公共服务建设等作出具体部署,展现了一幅更美丽、更宜居的乡村未来图景。

中央一号文件起草组成员周应华表示:“乡村建设基本的目标,就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让农民就地逐步过上现代文明生活。”在实施中要坚持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在目标和标准上不要定得太高,水平、标准、档次可以因地而异、高低有别,重点是保证基本功能,解决突出问题。对于那些既有利于生产又有利于生活的设施,比如农村道路、仓储冷链和物流设施等要优先安排,加快建设。

要坚持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充分认识乡村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把握好工作的时度效,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不盲目拆旧村、建新村,不超越发展阶段搞大融资、大开发、大建设,严格规范村庄撤并。同时,要坚持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

乡村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如何建设一个文明、和谐的乡村?

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要创新工作方法,用农民群众容易接受、简单易懂的方式,把党的声音、号召传播到农村千家万户,要增加精神文化产品供给。此外,要加大专项治理力度,解决好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等突出问题,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办好农村的事,关键在党,这是我们最大的制度优势。要抓队伍,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职责,乡镇、村集中换届后,全面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培训,发挥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作用,加强班子队伍建设,推行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同时要抓机制,把“四议两公开”制度落到实处,并要强化对村干部的监督。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我很荣幸参加本次乡村振兴培训班,通过专家教授的精彩授课和现场教学,开阔了思路,拓宽了视野,增加了见识,感受良多,受益匪浅。

爱国主义教育、现场教学、《党建引领乡村基层治理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等课程学习,实地考察义勒力特嘎查农旅融合发展,参观了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扎赉特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三合村稻米加工产业、巴彦高勒镇乡土文化人才扶持中心、好力保镇古庙村党群服务中心等。为期五天的专题培训虽然时间短暂,但是有理有据、内容丰富紧凑,让我对乡村振兴战略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兴安盟委党校综合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徐广生通过系统的讲解,让我们领悟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就是一幅让党的执政根基更加巩固,让基层社会治理更加精细,让辖区居民更加幸福的时代工笔画。美丽乡村的创建不仅是对镇村本身具有重要意义,更应该将其放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将村庄建设成为舒适家居、干净整洁、村风健康、产业合理的美丽乡村,对我市全面振兴具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

此次现场教学的所到之处,无论是村、社区党建服务中心、现代农业产业园,还是美丽乡村,都让我们受到了视觉上的冲击、思想上的碰撞。深入分析发现,兴安盟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乡村治理有效。兴安盟坚持强基固本,大抓基层,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各基层党组织结合本村实际,打造基层党建特色品牌,以党建为引领,以党建促发展,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绘就村美民富人和的精彩画卷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二是绿色生态,农牧产品品质优良。通过考察,我深深体会到“蓝天、白云、黑土”的真正含意,兴安盟多年来坚持生态治理及修复,变恶劣自然环境为景观。土地资源十分丰富且平坦,方便于农业机械化操作,因为种植环境条件好,基本没有污染,种出的各类蔬菜和玉米、大豆、水稻等农产品,最低档次都达到无公害,其次是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占有不小的比例。牧业产值与农业对等,以原始草原放牧和大数据养殖模式两种方式为主,利用玉米、大豆等秸秆为饲料原料,大片的土地可消纳畜禽排泄物,形成了良好的循环利用,农牧结合做到了生态畜牧。

产业振兴是基础。实施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彻底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而无论是解决农民就业还是确保群众增收,都需要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农业强,产业必须强,产业旺,乡村振兴才有底气。要实现产业兴旺,首先要构建乡村产业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是通过培育农业品牌、增强科技创新、强化城乡融合,补齐农业发展短板,促进农村产业集聚。

人才振兴是支撑。“人才兴,事业方兴”。发展离不开人,乡村振兴自当不例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要解决人的问题。由于受前些年农村发展“钱景”不大的影响,大量人口外出务工,农村缺人特别是缺少能人的问题,已经成为振兴乡村的制约瓶颈。因此,实施乡村振兴必须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做好农村人才政策这篇大文章,完善人才服务机制建设。既重视本土人才的培育,培养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生力军。也要广纳懂科技、懂市场、懂法律、懂管理的贤才能人到农村来创新创业,让农村成为贤才能人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质专业化乡村振兴队伍,增强农业发展的创新驱动力和农村产业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文化振兴是灵魂。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乡村文化作为我国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乡土人文之美。如果说没有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就没有乡村文化的同步振兴,那乡村振兴就失去了真正的灵魂。因此,实施乡村振兴必须抓住乡村文化这一灵魂根本。不仅要顺应新时代的要求,推进城乡文化融合,保护并传承好乡村文化,增加文化产品,促进文化供给,大力发展具有特色的乡村文化及其产业。还要打通农村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破解文化服务难题,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不断提高农村群众在文化成果上的获得感以及在精神文化生活上的幸福感。

树高千尺源于根深,大厦巍峨靠的是地基坚固,乡村振兴战略让国之基更稳,祖国必将更加坚实屹立在世界东方。让我们信心倍增地撸起袖子加油干,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导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农村力量。

推进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推进乡村振兴的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要切实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以来我国都是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政策,新时期我们实现了总体小康,但是要实现全面小康,就一定好抓好乡村发展,要充分认识关键在少数这一重要观点和论述,抓好乡村振兴工作不能“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要借助“五条腿”齐发力才能顺利抵达全面小康的幸福“人民公社”。

乡村振兴,核心要抓产业振兴。发展现代农业,就要“固本强基”在结合我国农村实际的前提下,既要搞好平原地区的大机器生产作业,也要发挥“丘上林业,丘间塘,花田瓜谷果鱼粮”的丘陵地区农业发展,要深度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让农业产业走上产业发展之路,走“规模化、机械化、融合化、集体化、常规化、网络化、产业化”的发展路子,让群众在大发展中凭土地和劳动力享受农产品的红利,提高群众的积极性;适时建设一批高标准、成规模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区,引领农村产业发展,在农业生产中,打造汇聚生产、加工、服务和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综合体,逐步建立农产品的“直销”路径,让群众既掌握生产环节也掌控销售环节,同时还明白市场需求环节,从而开展符合社会需求的农业生产活动。

乡村振兴,关键要抓人才振兴。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基础。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鼓励大批具有农技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深入基层、扎根基层、投入基层、奉献基层,为农村一线发展注入专业技术血液;采取“授人以渔”的模式,利用夜间、午间农民空闲时间组织专家教授到农村开展巡回培训教学,着重以理论培训、现场教学、问题简答等方式丰富教学课程,全力_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不高的问题,尤其重视现场教学和案例讲解,通过直观的教学方式让农民掌握种植技巧、领会发展思路、开阔行业眼见,大力培育新型化职业农民。

乡村振兴,重点要抓文化振兴。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要站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发展的角度,进一步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展现农村淳朴的风土人情,要善于挖掘农村最本质的道德情感、社会心理、风俗习惯、是非标准、行为方式、理想追求、家风家训等民俗民风,要提高乡村文化个体的综合素质,着力加强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乡风文明建设,让乡村意识形态引领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和基层文化发展;乡村文化发展起来了,就能实现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让第二产业有了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让农村更有看头、更有想头、更有奔头。

乡村振兴,基础要抓生态振兴。随着现代农村发展,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农村与城市的差别也在缩小,农村废弃物随处投放、垃圾不能及时清运和进行无害化处理的问题也比较突出。长期以来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留给人们的第一印象,这是农村的先天优势。实现乡村振兴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认识,不断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要在农村采取建立畜粪尿、生活垃圾、危害性垃圾分类处理的垃圾桶,对垃圾进行科学无害化处理,要把农村最美好的生态环境优势保存好、利用好、规划好、发展好,要在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河中,把宜人、宜居、宜旅游的良好生态环境保护好。

乡村振兴,根本要抓组织振兴。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始终是党最关心、最关切的问题。乡村振兴发展还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强不强,基层党员干部工作能力行不行,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工作开展的好与坏。乡村振兴进程中,基层党组织必须突出问题导向,着力破除积弊、夯实基层基础,积极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工作方式,带领群众积极投身到农村产业发展进程中去,让农村发展有带头人、有目标、有方向、有成效。

乡村振兴战略侧重于从顶层设计角度为农村发展指明方向,意在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全面发展和整体提升。脱贫攻坚从致贫的因素出发,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扶贫措施,帮助每个贫困户脱贫,侧重于微观政策。作为各级干部,需要在实际工作中研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问题,重点唱好“三部曲”。

唱好“政策转型曲”。围绕精准扶贫,各级都制定了一系列到村到户的扶持政策,对保障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和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乡村振兴阶段,各级干部应在此基础上扩大扶贫范围,实现扶贫资金逐步向非贫困户开放,激发农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精准扶贫政策的民主监督制度和考核制度,实现其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坚持乡村振兴建设总目标与乡村自身的特色结合,制定差别化的扶持政策。

唱好“城乡融合曲”。城大乡小的格局凸显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中城乡何以融、如何融的双面性。各级干部在此项工作中要做到空间规划有序,以距离城镇中心和实住人口为参考,将乡村进行特大乡村、大乡村、中等乡村、小乡村分类,采取城乡融合归类,实施壮大、合并、融入的指导策略,做到城乡机理有别,对于承载独特地域文化的建筑及其它样式给予保护,避免在拆建中导致文化流失。

唱好“技术互补曲”。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政策的有效衔接需要技术上的相互补充,各级干部应将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的技术发展纳入农业信息化发展计划,形成纵向相连、横向相通的技术体系。乡村振兴方面,要加快乡村地区的网络建设,引进信息技术人才,通过大数据分析农业发展市场需求,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并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产销衔接的农业服务平台。脱贫攻坚方面,通过建档立卡和扶贫开发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完善精准扶贫数据库,为建档立卡户精准退出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保障。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一个大课题,各级干部要以产业发展为推动,以教育和医疗为保障,以环境改善和乡村治理为基础,打造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掉队。

完美答好脱贫攻坚大考后,我们迎来乡村振兴大考。年轻干部作为大考中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对青春之“我”而言,积极投身大考既是“蹲苗”接受锻炼的练兵场,也是一展身手的大舞台,我们只有遵循成长成才规律,保持正确的“蹲苗”姿势,克服经验不足、水土不服等“成长的烦恼”,在基层沉淀、成长,才能以更沉稳的心态、更矫健的身姿和更强大的能力迎接未来。

保持“向上向阳”的姿势,接受“朝露日晞”的滋养。“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对年轻干部而言,向上向阳是心态、是状态、也是姿态。首先,要有向上向阳的心态。乡村振兴虽然任务重、压力大,但青春因肩扛大责、担当使命而熠熠生辉,生命因“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斗而更有价值。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成长观,坚定理想信念、胸怀远大志向,把握难得的成长进步机会,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化解“成长的烦恼”,在逆境中“拔节生长”。其次,要有向上向阳的状态。要发挥年轻人精力旺盛、思路宽、办法多的优势,通过书本、网络、实践等多种途径加强学习,特别要注重多向基层群众、老党员、老干部和乡贤等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持续为自己“加油充电”,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自己的状态始终“在线”。最后,向上向阳也是一种姿态。年轻干部既要有积极进取、勇担使命、永不言败的阳光姿态,也要有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的坦荡姿态,通过基层工作的锻炼,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

保持“向下向深”的姿势,汲取“强根壮骨”的力量。_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年轻干部要茁壮成长,必须将自己的“根”深深地扎进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将自己的情深深地融入人民群众这根永恒的“血脉”中。一要深入实地查实情。对当地前期脱贫攻坚工作成果巩固情况、产业发展情况、劳动力结构情况、教育、医疗情况等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摸清“家底”,做到心中有数,为制定针对性振兴计划打下基础。二要深入群众听民声。真正把人民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通过开坝坝会、走村串户拉家常、线上线下问卷调查等形式听取他们对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意见建议,广开言路、广纳民意、广聚民智,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三要深入田间获真知。实践出真知,深入田间地头去挥洒汗水、汲取智慧,在爬坡上坎中历练本领、在日晒雨淋中积累经验、在化解矛盾中增长才干,用心用情当好群众的“服务员”“贴心人”。

保持“面向四方”的姿势,积蓄“开枝散叶”的能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年轻干部正处于成长进步的“黄金期”和干事创业的“关键期”,要坚持“面向未来、面向四方”,广泛学习和吸收来自各方面的知识及意见,汲取更多的“养分”,使自己的“根系”更为发达,为“开枝散叶”打下良好基础。在学习上,既要学好百年历史,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头脑,又要学好法律法规和经济、农业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广泛学习借鉴各地的先进经验做法,为干事创业引入“源头活水”;在思路上,既要全面系统思考、长远规划,又要关注当下,细化、量化短期目标并在具体实施中适时调整完善,做到既高瞻远瞩科学谋划,又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在方法上,既要抓住基层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痛点问题进行重点突破,又要在时机成熟后进行整体推进、全面推动;在能力上,既要争当自己负责领域的“种子选手”,也要争做多岗位锻炼、多领域发展的“多面手”,确保各项工作得心应手、取得实效。

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是基本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致天下之治者才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人才振兴实施正确方向是实现乡村稳、农业兴的要因素,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关键目标指向,拥有一支深刻了解农村生产生活的多元化、高素质“三农”工作保障队伍尤为关键。

留助乡村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好发展。人兴则乡村兴,人旺则乡村旺。选拔培优乡村振兴的人才要着力从眼下的本土去挖掘“千里马”,首先,鼓励本土人才积极投身乡村建设的同时,要制定并完善好本土人才成长发展机制,充分激发乡村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乡村人才的技术优势,进而带动产各个业快速发展,带动致富。其次,从教育、就业、医疗、基础设施、居住环境等条件入手,不断改善和优化本土乡村人才的成长发展环境。通过健全的保障机制的投入,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相信本土乡村人才能更好地助推乡村振兴。

培养新时代人才,共建乡村振兴好发展。新时代的乡村需要更多新时代的人才来点燃,大学生村官计划是想乡村提供人才振兴支撑的重要途径,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三农”工作干部队伍提供源头活水。大学生村官计划自实施以来,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扎实的人才支援,在工作中,他们发挥着积极作用,一批又一批有文化、会经营、善管理、懂技术的大学生村官为乡村振兴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是乡村振兴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人才队伍。要建立引导并鼓励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长效机制,鼓励更多年轻有志青年扎根基层、服务乡村振兴。

要筑巢引凤,以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要多方引导返现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退役军人等等返乡做“创客”,鼓励支持并引导乡村精英群体返乡投身到乡村振兴,不仅仅要靠当地政府部门创造便利条件、政策支持,也要同步改善乡村基础建设,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更好解决返乡精英群体的后顾之忧。栽好梧桐树,吸引凤凰来。营造“靠环境引人才,用服务留人才”的良好氛围,制定人才、财税等优惠政策,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吸引更多的人才返乡创业,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升级,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人才振兴是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核心灵魂,乡村振兴必须人才为先。人才是创新创业的支柱,只有人才支柱稳固,才能筑起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大厦,打开乡村振兴新局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重在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大学生在农村和乡村振兴浪潮中必然会有发展。无论是发展原始种植型农业,还是发展新型创新型农业,农村的人才严重缺失都是值得关注的重点。农村政府应创造条件,让从农村走出的大学生回到农村,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对其落户农村、发展农村给予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农村大学生回到农村发展比城市人才到农村发展,有事半功倍之效。他们知道农村最需要什么,也知道农村的真正问题,与村民沟通起来也更有亲近感,更容易扬长避短,在乡村振兴中做出贡献。

为了农村和乡村振兴,重在真心实意地把有志于农村发展的大学生推到更有发展前途的岗位上,不能因为他们年轻,因为他们只能到农村,没有其他地方可去,就热一阵冷一阵,或者有小家子气,害怕大学生走在自己前头,影响了自己的仕途。

善于从农村能人中发现和挖掘人才。农村大学生生于、长于农村,并在农村摸滚打爬了多年,对农村情况和农村需求了如指掌。加强对这些人进行定向培训,并根据他们的发展及所作出的贡献,为他们提供晋升、发展的更优通道,必然有助于乡村振兴加速提质,有助于他们在乡村振兴中不断成长。

推进乡村振兴个人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乡村发展,认识到乡村振兴对于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重要性。本文旨在分享我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个人心得体会。

第二段:认识到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生活在城市的年轻人,我一开始并没有很深刻地认识到乡村振兴的重要性。然而,在进入大学后,我开始关注乡村的发展,尤其是农村贫困问题。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实地考察,我逐渐认识到了乡村振兴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和民生的重要性。如今,我相信只有实现乡村振兴,才能让中国的未来更加美好。

第三段:了解乡村振兴的实践意义。

在实践中,我发现推进乡村振兴有着广泛的实践意义。首先,乡村振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可以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其次,乡村振兴可以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推动城镇对乡村的支持和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最后,乡村振兴可以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安全,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增加农村的文化、教育、医疗、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

乡村振兴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作为一名普通大学生,我了解乡村振兴的必要性,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且在自己的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例如,我经常参加一些农业合作社的义务活动,或者帮助农户打理田地等。通过与乡村居民的接触,我了解到他们的生活、工作和需求,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可行的乡村发展方式。

第五段:结论。

推进乡村振兴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作用,多关注乡村发展,积极参与乡村事务,探索乡村发展的可持续性方式。我也相信,在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下,乡村振兴一定能够实现,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贡献。

乡村文化振兴心得体会

有幸参加了市直党建第一片组组织的主题党日活动,此次活动不仅领略了云梯畲族乡千秋畲族村的少数民族风情,还参观了中共宁国特支纪念馆,重温了入党誓词,领略了当地民宿村的美好景观,收获颇丰。

在此次党日活动中,三种心情萦绕我心头。一是民族一大家的血脉相连之情,畲族悠久的历史底蕴与人文风情让人久久难以忘怀;二是爱党爱民的热血党性之情,在宁国特支纪念馆中,看到傅金林等一众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为救国献出一切,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更要做好手头工作,完成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三是美好乡村的亲近自然之情,乡村振兴之后的村落民宿各有特色,阳光下山谷中的小房子显得更为漂亮,让人不禁感叹祖国山水,更为乡村振兴这一战略心生敬佩。

活动虽然结束,但学习的'心永不停止,作为一名党员,更要将所学习的牢牢记在心上,奋力拼搏,砥砺前行!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通过观看《奋斗新征程-2022年全国乡村振兴特别节目》,茅坪镇感受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作为基层乡镇,迈入新的征程,赋予我们的使命是要继续攻坚克难、再接再厉,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合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下一步,我们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序衔接乡村振兴统揽全镇工作全局,紧扣“全面建设宜居宜业的县域副中心”目标定位,围绕乡村振兴“20字战略”要求,镇域按照“一带三区”发展规划,全力培育发展各类农业园区和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引领推动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协调并进。突出工业经济、农业园区、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环境整治、设施改善六大重点,扎实落实改革引领、项目支撑、城乡统筹、创新创业、开放发展五大举措,持续以干克难,奋发前行,努力把茅坪全面建成以“工贸物流、文创制造、观光旅游、山林经济”为主的综合性城镇。

在观看了《奋斗新征程》2022年全国乡村振兴特别节目后,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一栋栋整齐划一的搬迁社区,一个个特色鲜明的致富产业,一位位坚守初心的奋斗者们,一件件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也给了我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这条战线上勇往直前的动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坚定理想信念,按照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修炼本领、脚踏实地、强化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带着真心实意投入基层工作,带着真情实感与群众沟通交流,开拓思路,创新方式方法,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担当新使命,当好“村干部”。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__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我们要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继续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抓紧抓实,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开启新生活、进行新奋斗,努力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狠抓落实,强化一级抓一级的责任体系。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党的__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形成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良好局面,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支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需要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汇聚起乡村振兴的工作合力。市(县)委书记应切实发挥好承上启下的作用,把上级精神领会好、传达好,把乡村振兴相关任务布置好、落实好。近年来,江苏省新沂市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实施市镇村“书记项目”,开展乡村振兴“领头雁”评选活动,组织镇村书记走上“乡村振兴大讲堂”,推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不断压实工作责任。

开拓进取,激活创新动力。__强调:“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实践表明,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新沂市把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放在突出位置,不断加强与科研院所、重点高校合作。通过科技下乡、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实施技术转移,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运用到农业生产领域,着力打通科技成果向农业生产力转化的通道,为农业农村发展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在推动创新的过程中,牢固树立精准务实工作理念,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致富增收。深刻把握人才在创新中的作用,制定出台“钟吾英才”计划,实施人才下乡、能人返乡、资本兴乡“三乡工程”,大力招引培育“乡土人才”,促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为农业创新创优提供人才保障。

精准施策,走好惠民利民之路。乡村振兴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成效如何必须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标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农民意愿,精准施策,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所急、所需、所盼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努力把好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在服务群众、解决突出矛盾问题中体现责任担当,让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近年来,新沂市聚焦持续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出台“美丽新沂”建设行动方案,着重在村庄规划、农房改善、绿化美化等方面下功夫,充分征求群众意见,提升群众参与度,激发人民群众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努力做好惠民利民工作,为群众生活提供便利,让人民群众有更切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进乡村振兴个人心得体会

近年来,乡村振兴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话题。作为一个普通的市民,在许多参观乡村振兴项目的过程中,我渐渐地认识到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也积累了一些个人心得。在本文中,我将介绍我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一些思考和感悟。

第二段:认清机遇与挑战。

俗话说得好:机会与挑战并存。尤其是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成为了未来中国发展的千载难逢机遇。然而,同时也需要我们关注一些挑战和困难,比如经济发展格局的地域偏差,城乡收入差距的增大等等。正视问题,把握机会,才能推进乡村振兴。

第三段:发挥创新意识。

真正的创新是与传统的融合,而不是片面否定。许多乡村振兴项目的成功,都是因为它们具备了传统文化的基础并与现代理念相结合。通过参观农村文化和小农业科技企业,我意识到创新意识与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我们可以把这种创新意识引入地方政府的管理和乡村经济的建设中。

第四段:实现多元化发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发展的逐渐壮大,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回归乡村、建设家乡。为了吸引更多的人留在乡村,我们需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装备合适的就业集群,“互联网+”教育和平台等。此外,多元化发展意味着市场多元化。许多有创意的小生意都是在当地市场符合社区需求而建立的。因此,我们需要发现许多有意义和可行的项目,并将其转化为乡村发展的机遇。

第五段:结语。

推进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而且繁琐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家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作为个人,我们也可以尽自己的一份贡献,比如想出有创意、实际可行的项目、参与公益活动,以及传递正能量等。推进乡村振兴不仅是一种机遇,更是一个使命,我们应该尽心尽力来参与其中。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

20__年中央一号文件日前下发,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__个、新世纪以来第__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有两个重要特点:

一是管全面。乡村振兴是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包括农村文化、治理、民生、生态等在内的乡村发展水平的整体性提升,是乡村全面的振兴。以往的中央一号文件讲农业问题、讲农村经济发展讲得比较多,今年的文件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关于乡村振兴的20个字5个方面的总要求,对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都作出了全面部署。

二是管长远。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的大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20__年中央一号文件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按照“远粗近细”的原则,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阶段性目标任务作了部署。分别是,到20__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可以看出我国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视与用心,两个重要特点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与目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五句话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不可分割的,应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性,不能顾此失彼、只抓其一不顾其他。

第三,乡风文明是保障。伴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和城市文明的扩张,传统乡村文化被忽视、被破坏、被取代的情况相当严重,一些地方乡村传统生活形态、社会关系日趋淡泊,乡村文化日渐荒芜。振兴乡村,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第四,治理有效是基础。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第五,生活富裕是根本。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让亿万农民生活得更美好。

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心得体会

乡村振兴,是关乎中国广大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国家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下的一项伟大工程,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引导下,正逐步成为现实,一步一步的向着目标迈进。

振兴乡村,聚焦三农,需要解决面对的问题很多,这时候就要严格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从上抓起,严格落实《乡村振新战略规划(-2022)年》的行动纲领。实施乡村振新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是健全现代化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最突出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显著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时代的呼唤,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来说,就是要切实把习近平同志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应认识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在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同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样的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乡村振兴要想取得突破性进展,遵循国家策略,提高农村的经济收入是十分关键的,要想让农民提高收入,一方面是加强农业的帮扶和现代化农业作业的发展,让乡村的土特产有销路,打开市场。另一方面是可以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经济收入。在发展的同时,同样要贯彻国家的政策要求,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

近年来,农村发展问题受到党和政府的日益重视,从过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现在的实现城乡一体化,不同时期,国家对农业农村的发展都会做出相应的部署。而在如今,十九大报告中,针对农村的发展,又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就成为新时期指导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行动指南。

乡村战略的实施对当前我国农村发展至关重要。这将成为解决好“三农”、激活农村活力、弥合城乡差距的重要武器。从我国农村和城市发展的固有轨迹来看,农村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处在边缘地带,停滞不前。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现代化的推进,不少乡村,尤其是边远偏僻的乡村,逐渐没落、慢慢消亡。以至于每次谈及农村问题时,农村人口流失、农村空心化、留守问题等,不可避免。特别是当前我国在开启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农村所面临问题必须解决。所以必须要实现农村振兴,让农村重新焕发出应有的活力。如果没有农村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活力繁荣,就不可能有国家的现代化,更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十九大报告中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二十个字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它分别从乡村的生产发展、生态建设、精神面貌、社会治理、生活状态这五个角度提出的具体要求。对于农村发展总体要求,曾在党的xx届五中全会上也有提过,当时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要求。相比较而言,此次“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要求更高。这二十个字的表述除了“乡风文明”表述没有变化外,其余四句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以前强调“生产发展”,现在要求“产业兴旺”,即不仅仅是发展生产,而且要求发展产业,从层次要求更高;以前要求做到“生活宽裕”,如今在即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将要开启现代化的征程的时代背景下,农民当然也要“生活富裕”;对于农村面貌,以前要求做到“村容整洁”,现在要求做到“生态宜居”,上升到生态环境的高度;以前乡村要“管理民主”,现在则表述为“治理有效”,从一维主体的“管理”到多方参与的“治理”,所体现的正是当前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变。这些种种变化都是步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如何来实施乡村发展战略?报告里面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当前“三农”问题仍然我国全面发展的短板问题,在即将开启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征程中,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安排,这是坚持问题导向,补好发展短板的必然选择。这就意味着未来在社会资源要素配置上尤其是公共服务资源的投入上向农村倾斜,为实现农村振兴打好基础。

报告中特别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里提出的“城乡融合发展”,可谓是报告中的亮点。在过去“城乡一体化”的提法上,再次升级,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即通过城市的发展带动农村,农村发展来促进城市。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乡村决不能处于从属地位,将其看作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垫脚石,而是要和城市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所以,在过去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的发展模式下,未来我们国家试图从制度建设、政策体系上开始着力,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在农村的土地承包问题上,报告中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一政策安排,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体的热烈支持。土地政策的连续稳定是农民安心搞生产的前提,土地承包期长久不变,从短期来看,可以让农民消除疑虑,全身心的投入农业生产,长远来看,这更有益于农业农村长期稳定发展。

乡村的振兴离不开基层的有效治理。报告里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一政策安排是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中的“治理有效”的具体体现。其中自治是治理有效的基础、法治是治理有效的保障,德治最终是融合在乡村自治和法治中,是治理有效的内化与升华。这三者各尽其能又相互衔接,共同构成乡村治理格局。治理体系的执行最终要靠人来落实。人才是推动乡村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因此报告中提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就有利于把各行业中热爱“三农”优秀人才吸纳进来,充实农村工作队伍,加强三农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要振兴乡村,使农业强大、农村美丽、农民富裕。这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客观要求,也是新时代下回应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相关范文推荐
  • 01-09 大学第一章读后体会大全(24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将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成果进行记录和分享。这次实习经历让我明白了职场的竞争和挑战,心得体会是对自己这段经历的一种总结和反思。《大学党史》是一
  • 01-09 高等教育的心得(模板19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我们可以通过写作的方式记录下来,以便日后回顾和参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灵感和思路。
  • 01-09 纪录片创作和心得体会一句话(汇总12篇)
    心得体会可以是对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反思,也可以是对某一事件的理解。若是对于心得体会写作感到迷茫的话,不妨参考一下下面的范文,相信一定能帮到你。纪录片是一种以事实为
  • 01-09 中医思维的心得体会(热门14篇)
    书写心得体会可以培养我们对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主动思考能力。想要写一篇生动有趣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是一些经典的范文,希望能够给你一些启发。思维是人类最具
  • 01-09 建筑精神心得体会总结(模板22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己或他人的某一行为、事件或经历进行反思和总结,有助于提升我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下面是一些企业家的心得体会,他们在创业和管理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
  • 01-09 军神刘伯承读后感范文(19篇)
    读后感是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感受的文字记录,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消化书籍中的知识和思想。推荐大家阅读以下精选读后感,或许能给你们带来新的触动和启发。
  • 01-09 收银工作经验总结(精选21篇)
    总结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它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通用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写出更加优秀的总结。当今是信息时代,如何
  • 01-09 舍委会纳新申请书(优秀21篇)
    申请书可以展示个人的能力、经历和优势,为审核者提供全面了解申请人的机会。申请书是一种申请某个机构、公司或组织的书面材料,它需要清晰地表达你的意图和目的。那么,如
  • 01-09 果汁实验的心得体会(汇总17篇)
    心得体会是一个人思想成长的见证,通过总结我们的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改进自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在生物课上,我们
  • 01-09 自我感受心得体会(实用16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过程的回顾和总结,它能够让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