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教学随笔大全(18篇)

时间:2023-11-30 06:37:36 作者:书香墨

范文是学习写作的好帮手,可以提供写作思路和参考词汇。范文范本的选取是经过精心筛选和整理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小学科学教学随笔

水的对流是一种相对比较抽象的现象,如果不借助于其他的物体,学生很难看到具体的实验现象,也就很难理解水这一种进行热传递的方式。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尝试过使用木屑或者对流实验器来进行教学,但发现使用木屑等实验时间太长,而使用对流实验器虽然实验比较成功,但是因为这是一种非平常形式下的水的对流,学生并不能完全理解,而且实验的`准备工作和课后整理相当烦琐,在相邻两节课中间的十分钟,很难做完准备工作。在今年的教学中,我尝试着用高锰酸钾来进行实验,发现只要为学生提供1~2颗高锰酸钾,就可以轻松地化抽象为形象,教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体做法如下:

1.准备好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等实验器材,倒一杯冷水,架在三脚架上。

2.在冷水中投入1~2颗高锰酸钾固体颗粒,观察高锰酸钾颗粒在水中的位置,可以看到高锰酸钾颗粒划出一条紫线后就停留在杯子的底部,紫线也基本不动。观察半到一分钟左右,可以发现高锰酸钾的位置及形态基本没有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并推断此时杯中的水基本不流动。

3.用酒精灯加热。大约几秒钟的时间就可以看到高锰酸钾紫线由底部升起,缓缓上升,到达水面后转向外侧,继而改为向下运动,一直到达烧杯底部。就这样周而复始,水受热之后的运动过程在高锰酸钾的帮助下可以看得非常清楚,实验时间很短。而且由于采用烧杯作为实验器材,烧杯的形状与其他如水壶、锅等有类似之处,因此学生在理解了烧杯里水的运动后,也就理解了生活中其他地方的水热起来的情形。

实验的注意点:

1.高锰酸钾的用量宜少不宜多。

2.在实验中,如果放入的高锰酸钾颗粒超过一颗,或者在放入时导致出现很多条紫线时,要引导学生盯住最先升起的紫线,目光跟随一条紫线活动。

3.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运动,在看到的现象中理解紫线运动与水的运动之间的关系,又能在抽象的现象中分析其因果关系,从而真正理解对流运动。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随笔总结记录表7

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这个概念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己拨动尺子来探索,通过教学,学生也在短时间内准确找到了用力大和用力小的两种情况下拨动尺子,尺子所发出声音的变化和用眼睛看到的变化。目标很快达成。

第二个教学目标略有些困难,特别是听不同水位音高低变化的时候,学生很难判断。我把这个最难听出音高的实验放在最后来做,先做简单的不同大小铁片的音高变化规律,然后做琴弦的变化规律,再做铁钉的变化规律,通过这些例子无非是想让学生能。

总结。

出这些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的规律跟物体的大小有着直接的关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的能力非常强。总结出同样的物体,大物体发出声音低,小物体发出声音高的规律。

由此来判断不同水位高低的情况,学生大部分能推测出音高低的规律,但是真正听的时候其中有2个班的学生基础较好,大部分都能听出准确的音高变化规律,另1个班的学生只有一半的学生听出音高的变化,只有在我宣布正确的答案之后,让学生再次听仔细,学生才领悟,才听清楚变化的规律。由于没有铝箔和尼龙绳,这个听声比较音高的实验只能纸上谈兵,很可惜。

小学科学老师教学随笔

通过几十年的科学教学与探究,我觉得上好科学课应该抓住这几点:

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预习的任务,每个小组都有明确分工,此时,他们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干劲十足。他们在课前准备试验材料时,在查阅相关资料时,会发现许多有趣的、搞不清的问题或者许多新奇的事,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很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很想知道个究竟。学生天生就好奇、好动,这些实践对他们最有吸引力和凝聚力,所以课前预习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

实验过程前对教学资源的筛选、加工、处理,能反映出一个老师驾驭课堂的基本功。

什么是科学?恩格斯说:“科学就是用理性的方法去整理感性的材料”。而学生的现状是掌握的“理性的方法”不多,层次不高,往往是简单地用经验去对待生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我们的教学任务就是在他们现有的基础上、通过探究的实践养成他们用“理性的方法”对待生活、解决生活中面临问题的习惯,逐步丰富和提高他们的“理性的方法”。我们的教学实践,包括设计每个环节,选择每种材料,采取每一种教学方法,都要从这里出发来考虑,都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实施,这就是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解决“怎么教”这个问题的出发点。特别是我们科学老师,有时我们要的材料没有,只能自己用土办法解决,只能自己在生活中随时注意处处留心,有时办法简单,学生容易找到身边的材料,实验效果反而更好,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用教材教,教材只是一个范本,一个载体,只要能过滤,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分离,只要有效,就能达到我们所要的目标。

前苏联心理学家提出了活动内化的理论和皮亚杰等的.建构理论都指出学生基于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进一步升华,这就要学生亲自去观察、操作、记录……学生必须亲身经历、才能得到他应该得到的东西。

看来,科学课究竟怎么教,具体方法固然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中:紧紧抓住学科的基本目标去设计教法。最关键的要把握两条:根据学科和内容的目标确定教学的基本思路,思路一偏,整个课就错了方向;根据教学的基本思路找准训练重点和最有训练的内容。沿着这个路子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一定能收到满意的,理想的效果的。

让学生在鼓励中成长小学科学教学随笔

可能每一个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都经常使用“表扬”这一方法,或激起学生学习热情,或给学生更多自信,但表扬真的百用百灵么?表扬适合每一个孩子么?尤其是对于那些成绩不好,各方面都不突出的孩子,当表扬别的同学时,他们会鼓起勇气还是更加自卑呢?一个电视节目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不久前我看了中央电视台的一个谈话节目,特邀嘉宾是著名作家毕淑敏,她也是著名的心理咨询师,这期节目探讨的是“表扬与鼓励”。我一看这个题目,想“表扬与鼓励”不差不多么?看完节目我才发现自己想得多么肤浅,当我们表扬一个学生时可能是“你的字写得真棒!”但当我们鼓励一个学生是可能会使很多种情形,可能是“你真的练得很认真!”或是“你这个练字的方法真灵,真管用!”也或是“虽然你的字还不够好,可你的练字计划定得好极了!坚持下去!”等等。用一句话说,当我们表扬的时候,点到的大多是一些孩子的共性,而且更多的是孩子做事的结果。而当我们鼓励一个孩子时,他的个性,他独特的一面、他的努力的过程得到的肯定,对他而言,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更大。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一面。在节目前,毕老师还亲自做了一个试验,让四十名同学每人拿一片看起来完全一样的树叶,仔细观察,找到自己手中叶子的特点,然后再将这些叶子混开,同学们很快就找到了自己那片叶子。是的,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而每个人也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做事情时思考、计划、方法等也不会完全相同。

从另一个角度说,当鼓励孩子时,可以帮助孩子认识他们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就他做的某件事进行鼓励,那么接收鼓励之后,他会干得更好更多。而表扬是一种有条件的爱,它所传送的信息是不利于树立孩子们的自信心的。

比如,当8岁的孩子自己洗了衣服,妈妈应该怎样鼓励他而避免弊端呢?妈妈可以说:“你自己把衣服洗干净了,叠好了,放好了。我真高兴,你自己开始动手做自己的事情了。”妈妈说上面的话着重于事情:衣服洗干净了,自己动手做自己的事情。妈妈并没有说儿子做得太好了,只是说他所做的事情,妈妈鼓励了儿子,而不是表扬他。区分表扬与鼓励的一个方法是:“你做得太好了!”这是表扬,“你做了这件事太好了!”这才是鼓励。

而且,不恰当的表扬还会造成事与愿违的结果。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你的孩子是个要求尽善尽美的孩子,你表扬他把衣服叠得很整齐,他会认为你在嘲笑他。他会想:我叠得不好。别人比我好叠得好。他可能因此而负气,从屋子里跑出去,一天不理你。你可能不明白为什么表扬儿子,他反而大发脾气,因为你还没有察觉儿子在和别人竞争。他认为自己永远比不上别人,永远达不到父母的要求。那么父母对他的表扬是在低水平的基础上,并未将他放在与别人同等的水平上进行评价。对此他会认为很伤他的自尊心,而且觉得父母是不公平的。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表扬与鼓励是有本质的不同的。首先,鼓励与表扬所针对的对象不同。被鼓励的学生包括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也包括那些学习较困难的学生;而被表扬的则往往是那些学习较好的学生,所谓表扬先进就是这个意思。其次,鼓励与表扬的目的不同,因而做法也不相同。鼓励者往往是站在被鼓励者的角度,从促进其自身的进步出发,其做法是对学生的言行做出肯定性的评价,以促其继续进步。而表扬者往往是站在表扬者自己的角度,不但对学生言行的本身做出评价,而且明确表示自己的态度,以便让学生按照表扬者所示意的“标准”与“好恶”去行动。如有位同学的学习取得优异成绩,鼓励者的语言往往是:“考得不错,证明你的汗水没有白流,希望你继续努力!”而表扬者的语言则是:“考得好,我很高兴,我向你祝贺!”第三,鼓励与表扬所产生的效果不同。受鼓励的学生,不管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困难的,他们得到的是成功的喜悦,是继续学习的信心,是前进的动力。受到表扬的好学生,则可能会从此骄傲起来,同时变得唯表扬者的好恶是从,而学习困难的学生,是难以得到表扬的。

因此一名教师,要懂得表扬与鼓励的不同效果,灵活运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只有这样,才会培养出个性飞扬的学生,成为一位成功的教师。

人们常说,对孩子要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我要说,对孩子要多表扬,更要多鼓励。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不足,制定自己的目标,感受到老师的肯定,在鼓励的春风里快乐成长!

作者邮箱:yuchen1122@。

小学科学教学随笔

中午饭时间到了,今天的午餐非常丰盛,有孩子们最喜欢吃的大盐水虾,分下饭菜后孩子们都津津有味的吃着,我们大班的孩子自理能力比较强,大部分的孩子都会自己剥虾皮,不过也有几个孩子不太会,我估计这几个孩子平时一定是家长代劳,很少自己动手吧。在我的引导下让这几个孩子也自己动手学着自己剥虾皮。忽然听到郭晶晶小朋友说:“老师,侯雨辰吃屎”,我走到她们面前,看看是什么情况,原来侯雨辰小朋友吃虾的时候没挑出虾线,虾线也就是郭晶晶所说的“屎”,我忍不住扑哧一笑了,还没等我开口说话郭晶晶又紧接着说:“吃屎有营养对吧”,她那一副认真的表情让我想到,平时教育幼儿不能挑食,并且讲解有关饭菜营养的知识,目的是让孩子们多吃饭不挑食没想到这帮孩子用上啦,让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摸了摸这两个天真可爱的小脑袋并告诉他们,虾背上的这条褐色的线叫虾线,吃虾的时候最好把这条虾线挑出来不吃。

通过这件事让我看到了孩子们稚嫩、可爱,同时也让我又进一步知道了做一个老师的职责,其实老师说的每一句话在孩子们幼小心灵中都是哲理,所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平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随笔总结记录表5

教学。

反思(随笔)记录表姓名年级科目科学时间地点主题《温度与气温》教学反思教学反思(随笔)内容《温度与气温》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的内容。温度对天气的影响是很大的,是天气日历中很重要的一个记录数据。在三年级学习过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后,进入本课利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可以进一步巩固使用温度计的技能。同时明白,在同一时间里,室内和室外的温度是不同的,室外不同地方的温度也不同,同一地点,一天中的温度也在不断变化。要研究气温的变化,首先要明确平时所说的气温是在什么环境下测定的。

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比较容易。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主要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思维习惯。为了规范科学实验,课前我就以复习的形式,让学生首先温习三年级时学过的关于温度计的知识。通过图片及实物温度的测量,以投影的形式,全班正确读数,强调如何科学地使用温度计读数。随后我让学生自己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测一测等方法掌握温度计的用法,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对于温度计的用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目的在于希望学生通过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诸方面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在学过温度计的知识后,我将学生按照小组合作的形式,组长监督管理自己小组成员,测量并记录科学作业本中各个地点的温度。对于每个小组活动开展的范围,教师应提前做出规划,以免学生过于活跃,难以控制纪律。这样的引导下,孩子们可以认真进行实验,效果也非常明显,探究的兴趣也很高。本课中的另一个活动,通过测量同一个地点不同时间段的温度得出一天中气温的总体变化趋势,由于时间及管理上的限制,开展起来较困难。尽管课后我安排同学们回家自行测量记录,进行探究。但是,真正能够持续趋观察的同学毕竟还在少数。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孩子们不仅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让孩子们在知识和探究的相互作用下,科学学习得到了真正的价值体现。

小学科学老师教学随笔

“朱老师,教室漂亮吗?”班中最调皮的林一帆把我的思绪拉了回来。

“是我们自己装扮的,我觉得还可以用千纸鹤拼出‘六一快乐’这些字,来庆祝大家的节日。”

“我觉得小星星和千纸鹤可以穿插着粘,这样不会太单调了。”

“对对对,还有,我发现用双面胶的话,以后会撕不掉的,用胶水粘的话比较容易撕下来,我建议用胶水粘。”

“朱老师,其实我们都能行的,呵呵。”

听到这些,一种异样的情绪油然而生,这是平常总是念在嘴里的那群不懂事的小家伙吗?一年前的他们,同样激动地盼望着“六一节”的到来,看着我忙忙碌碌地布置教室,他们顶多也就打打杂什么的,因此,直到这次“六一”前夕,我还是打算自己挥手大干一场,让学生帮个小忙,可事实上……他们的能力确实不容忽视。

仔细回想一下,曾经不也犯过同样的“错误”吗?!记得以前班中的黑板报多数是由我来画框架,然后让学生抄抄文章、涂涂颜色什么的,顶多让几个孩子留在旁边看看出板报的流程,有一次,突发奇想把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他们,看着他们写了擦,擦了写,心里又着急又烦躁,恨不得把活都揽过来。可最后还是忍住了,干脆来了个眼不见为净,嘿,等下午走进教室,那板报还真出得有模有样的呢!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创造能力,不要抹煞了孩子的这种能力,放手让孩子们去做,他们能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不要压抑了孩子,又苦了自己!

教师科学教学随笔

他经常被认为是一种宗教的创始人,但这是不正确的。他极少讨论神,拒绝讨论来世。他对人生的关系深刻了解,他的学说并不是他所创立的,严格来说,他只是及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是一位重视个人伦理道德和行为的现实哲学家。他就是——孔子。今天我就谈谈我心中的孔夫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先祖为宋国贵族。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之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称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列子·汤问》中有过一个两小二辩日,当两个小孩儿问到孔子太阳的大小时,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竟然"不能决也",可见孔子对待事物的实事求是和谦虚。他在当时就是享有"圣人"的名号,完全可以对两个懵懂无知的孩子所说的话置之不理,可他没有,因为他是孔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孔子。

他教世人要用"义"和"礼"来阐述"仁",用"智"和"信"来传播"仁"。而在学习上我们要"温故知新"也要"举一反三",他就在细微处体现了伟人不可磨灭的智慧光辉。

我心中的孔夫子,当你走近他时,你会发现你所面对的不是一个偶像,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只不过他有着超人的智慧、勇气和人格魅力。

科学课教学随笔

我教小学科学这门学科的时间不是很长,所以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理解也很肤浅。但从我几年的科学教学经历中我深深感觉到:小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孩子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培养探究能力的重要时期。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而我们的科学课教学为培养孩子们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多种训练机会。但是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在科学课上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首先,在科学课的学习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不够,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容易搜集的实验材料的实验探究课,我会让学生自己准备实验材料,比如探究:“寻找淀粉的踪迹”,“制作神秘的信件”,“硫酸铜与铁钉反应”,“冷热与温度”的活动中,我会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些材料,学生分组实验,而好多学生都没有准备好。科学课,主要是以探究活动为主,在于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够,材料准备的不充分,这样或多或少地影响了科学课的质量。

其次,学生不太重视科学这门课程。几年的科学课的教学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虽然学生们对科学课比较感兴趣,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参与活动的面也比较广,但是,他们不重视证据的搜集,不善于总结,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差,存在部分学生看热闹的现象。

另外,在实验课的教学中,就算教师准备的非常充分,也难免会经常发生一些意外。就说前几天,我在四年级领着孩子们做“空气中有什么”的实验,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让孩子们准备无底塑料瓶,蜡烛,火柴等。可是我却忽略了四年级的孩子,刚接触实验,他们很少有赶划火柴的,即使划着了,也怕烧手很难把蜡烛点着,所以,在实验过程中,这一环节很乱。如果在课前备课的时候,我能想到这一点,让他们准备的是打火机而不是火柴,那效果就不一样了。“细节决定成败”在这里我感悟得很深。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除让孩子们有足够的积极性,主动性外,还得寻求家长的配合,支持孩子们准备材料。另外,教师自身业务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的更新。备课要细,备教材更要备学生。日常工作中,要抽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提升自己。科学这门学科,它的知识含盖面特别广,有物理、化学、生物知识,又有天文、地理,历史知识。要想驾驭这门学科,做一名科学教师,就必须博学,这样才能准确解释一些科学现象,带领孩子探究更广泛的科学奥秘。

这几年,我从事小学科学这门学科的教学,感到知识很匮乏,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所以没事的时候总爱研究点问题来充实自己。尽可能地把科学这门学科教得更加科学。

科学教学随笔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学的主渠道,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教师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获取大量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做到人人会开展探究和亲身体验,学会假设、取证;情绪亢奋,活而不乱;能以探究发现为宗旨开展开放性教育活动,实验有计划,观察到位,并学会表达和倾听,最终实现有效探究。

关健词:科学探究课堂教学有效性

新课程实施以来,科学课呈现出了与以往常识课明显不同的现象:学生动手机会多了,他们亲自动手操作、亲自体验,亲身经历着一个又一个的探究过程。表面上看,似乎体现了课标中所指出的“亲身经历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然而,学生的科学探究成效如何?以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有效性又如何呢?经调查了解,我们发现许多科学课课堂教学低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怎样提高学生的探究动机、兴趣?如何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下面,结合自己在农村一线教学中运用新理念实践经历,谈几点认识和看法。

1.关注学生的前概念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教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也指出,科学课程“不仅要考虑科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科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科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意味着科学教学活动必须关注学生的前概念,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上组织及展开学习活动。

2.要真实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与欲望,是支持他们参与科学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也是学习的积极情感与态度的表露。当学生具有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时,他们才会积极地投人科学学习活动,探究科学内容的真谛,体验学习的乐趣。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主要来自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具体情境中的科学现象或科学问题,也能在获得科学学习的成功之后产生。例如“电流产生磁性”这一概念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因为电流、磁场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建立概念是比较困难的。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这样的认知,唯有安排好课堂中的各个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到现象,并对现象进行分析、思考、推理,最终建立认识。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时,首先让学生组装简单的电路,这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件容易的事,大胆放手让学生实验。接着教师讲述奥斯特的故事,设置一个悬念:到底他有什么惊人的发现呢?你也能发现吗?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当学生发现通电导线使磁针发生偏转时,引导学生对现象进行分析作出解释:电流产生磁性使磁针发生偏转。然后再次续讲奥斯特的故事,让学生体会自己像科学家那样进行探究发现的喜悦。紧接着又提出要求,让实验的现象更明显,引导学生从电流和磁性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得出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使他们在“短路真的能让磁针偏转更大”,“线圈也能让磁针的偏转愈发明显”的震撼中更进一步的认识“电流产生磁性”。这样的安排,教师在该放手的时候放手,该引领的时候引领,教学有的放矢;学生在该动手的时候动手,该探讨的时候探讨,学习张弛有度。

科学教学随笔

五上第一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实验胡萝卜是沉是浮时,学生说是浮的,理由是书上是这么写的,但事实当胡萝卜一放下去就沉了,学生纷纷说,上当了,课本原来也会出错。

是啊!科学,我们要尊重事实,用实验来说明。

后来我查了一下教师教学用书,书上说,教科书图中采用胡萝卜做实验,材料不够好,教师最好选用会浮的白萝卜(说明白萝卜也是有沉有浮的'),找来白萝卜,都是沉的。

教学用书最后出了杀手锏,如果找不到能浮在水面的萝卜,也可以用苹果代替。天,这哪还是同种物质构成的,学生会不会越搞越糊了。

科学教学随笔

当今时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经济的迅猛增长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都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并进一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使我们在切实感受到这种变化所带来的舒适与便利的同时,也遭遇到随之而来的尴尬。

对于小学科学学科的教学工作而言,也同样面临着这种两难境地。比如对于“四季星空”系列的教学,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引导学生对星空进行长期观察,通过他们的观察最终获得关于星空知识的第一手资料:星星等级的感知、星座的形状与组成、星座在天空中的位置及变化规律等,有了这些资料作为基础,那么再学习相关的知识自然也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但现实问题是,对处于我们这个小县城的学生来说,观察星空早已成为一种远逝的奢望。要保证观察活动的顺利进行,就需要找到一块开阔地,需要远离市区寻一方浓郁的夜色……这些地乡村孩子看起来都是唾手可得的条件,对于寸土寸金并不断扩张的小城而言,越来越显得弥足珍贵了。因此,本来应该经常进行的观察活动,对学生来说至多只能是一次高贵的体验,的确难以长时间坚持下去。且不说这样的现实条件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兴趣,不利于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甚至连最基本的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显得力不从心。因此,这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教学《夏季星空》这节课,吴老师决定采用指导学生绘制星空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北斗星与北极星之间的位置关系及它们随季节的变化情况。于是,也就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北斗星的斗柄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展示在平面图上,竟然出现这样一种结果:左西右东,上南下北。这样的现实,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日常平面图的方向是左西右东,上北下南”产生了矛盾,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两种表示方法,都是在特定条件下的正确的表示方法。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这种冲突的出现,也就是说,我们应在不轻易改变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前提下,让他们实现对新知识的顺利理解,进而掌握。

遵照上述原则,通过讨论,我们一致决定采用“模拟再现”的方式来突破所遇到的困难。具体做法是,授课教师不过分强调星空方位与学生头脑中已建立起来的平面图方位之间所存在的矛盾,以尽可能避免因此而造成学生学习新知的困难。具体做法是: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北斗星与北极星之间的位置关系,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出北斗星和北极星之后,再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将画出来的图形举到各自的头顶,形成自己的“一方小天空”。接着,老师再指导学生摆出春季时北斗星和北极星的位置,即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东方。最后,老师再指导学生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指示出与其他季节相对应的北斗星斗柄的方向。通过这样的活动,淡化了新知识与学生头脑中原有知识结构的冲突,重点突出了学生对斗柄方向与季节之间对应关系的理解与把握。当然,这样的方法只是针对北天星空的方位而言,对于南天星空方位来说也同样适用,学生也很容易得出:“上北下南,左东右西”的结论。

课堂上,吴老师按照大家的建议来引导同学们开展学习活动。果然,同学们理解起来比较轻松,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最后,她启发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通过学习,同学们都已清楚了北斗星的斗柄方向与季节之间的对应关系了。另外,我们也应该知道‘斗转星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现在的节气是‘春分’,也是春季中间的一个节气,你们思考一下北斗星的斗柄现在应该指向哪里?”

同学们略作思考,便或是果断地用手指指,或是响亮地回答“东南”。

“谢谢同学们的回答!不过,要想得到更准确的结果以验证自己的思考,最好的方法是坚持进行观察,做一个当代的数星星的‘小张衡’。那么,你一定能够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

难题终于得以解决。回想起来,这样的成功得益于我们科学组全体教师对同学们认知结构及认知特点的关注,得益于教研活动的深入进行。

科学教学随笔

俗话说:“恶语伤人六月寒”。作为教育工作者,面对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更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要学会赏识和鼓励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培养孩子对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激励中成长。

就小学科学教学而言,评价是一种多元的激励性评价。通过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的好奇与探索精神,使学生对科学学习始终保有愉悦的情感体验。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同年龄阶段,由于生理、心理的成熟程度不一样,所表现的每个侧面程度也不一样。

针对学生性格特点,每次开始上课,我都会在黑板上贴五颗星星,作为奖励给表现最好的孩子。这一招,总会特别奏效。孩子们也特别喜欢上我的科学课。我觉得这也是对我工作最大的鼓励。

课堂中常善用评价激励语如:“老师发现你不仅听得仔细,说得也很好!”“××同学坐得真端正!注意力真集中!”“你很像一个小老师,不仅管好了自己,而且把自己的小组也管理得很好!”“你真行!真棒!真是好样的!”“你的想法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熟练地做一遍!”。

还有,“你知道的真多!知识真丰富!我们大家要向你学习!”“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我知道你能行!”“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学生!”“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意,老师特欣赏你这点!”“你真像位小科学家,有这么多重大发现!”“了不起的发现,再用精彩的方式介绍给大家,大家就更佩服你了!”等。

对于学生的解答,无论恰当与否,教师都应及时做出评价,一个充满赞扬的眼神,一个表扬的轻轻手势,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使学生心潮澎湃,甚至对他们一生都会有影响。

不吝啬你的话语,多激励学生,让他们在激励中增强自信,健康成长吧!

科学教学随笔

从制定方案到现在,我班在养成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部分学生在做人、做事、学习等习惯上有了明显的改善,班风班貌有所提升!具体表现在:

1、学生违纪现象明显减少,班级风气逐步形成。

在这几个月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班遵守学校纪律的人多了,违反纪律的人少了,班内学习气氛正在逐步提升,班风班貌有所改善,互相帮助、文明礼貌、竞争学习的风气正在形成。

2、学生的个性品质进一步完善。

部分同学变得自信了,能够真诚与人交往、负责任、乐观豁达,能够尊重他人、发现别人的优点、能够虚心听取别人对自己的意见,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

3、学会了团结合作。

通过教育、学习、活动的过程,学生体会到了有些事即使是小事,也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要成大事的人不可能是一个人独闯去取得成功,成大气之人身边一定有个团队。他们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并且在学习、生活中已经开始注重合作,部分同学的集体感,班级荣誉感有所提升!

4、生活习惯有所改善。

以往学生买零食、乱花钱的现在严重,并且出现部分同学在商店赊帐的现象,通过这一段的教育,班内再无赊帐现象,大部分同学懂得了节俭,懂得了心疼父母的血汗钱,并且还有的学生开始为自己攒钱。另外在生活卫生习惯方面也较之以前有所好转,宿舍比以前干净了,学生洗衣服晒被子多了,懂得了许多卫生方面的知识并且能够讲究卫生。

5、学习习惯有所改进。

树立了自己的学习目标,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长期的和短期的目标,养成了一些小的好习惯,如:提前预习的习惯;课堂听讲的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自学的习惯;经常阅读的习惯;持之以恒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思考中学会思考的习惯;等等。

虽然有在这方面有了一定的成绩,但学生们做得还不够突出,有部分学生还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仍然存在问题,有个别还属于问题学生,需要在以后不断加强教育,提高学生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到良好习惯所带来的进步,让他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相信在我的不断努力下,我们的学生还将不断进步,逐步形成更多的,更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成长铺基奠石。

初中科学教学随笔

初中科学牵涉面比较广,所以在教学中要时常反思。下面是本站小编精心为你整理初中科学教学随笔,一起来看看。

《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理科课程,综合了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的有关知识,内容多,知识面广,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内容的整合和联系,要从自然界整体性的存在和变化过程中看待每一个知识内容,从而理解科学原理的统一性和普遍性。那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学生活动的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三种角色是在师生互动中实现的,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架,为他们的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引导学生投入到活动中去,并在活动中支持他们的各种尝试。

《科学》的本质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建立假说和猜想、制定实验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怎么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让他们把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的学习呢问题情景的形成是整个探究活动的起因,问题得出的好坏与否,将决定着探究活动的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它将决定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因此,问题的提出是课堂探究能否顺利完成的前提。由教师引导,创设问题情境,可以直接切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产生一种探究的动力,支持他们不遗余力地自已去探索。如:在讲解“物质溶解性”时,教师可以先问学生:在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增加蔗糖,蔗糖是否都能溶解呢又如:把两个鸡蛋分别放进装有水和醋的杯子中,鸡蛋会下沉还是上浮呢学生一般都会回答下沉,然后教师做演示,发现鸡蛋在水中是下沉的,而在醋里的鸡蛋先是下沉,蛋壳表面产生大量的气泡,然后会慢慢上升,最后浮在液面上。学生对这一现象感到奇怪,产生了探究的欲望,心里就想要了解两者的区别。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通过实验现象可以引发很多问题。如:在讲解“物质变化’’时,事先准备好澄清的石灰水,然后让学生用嘴通过玻璃管向里面吹气,学生发现‘‘水”变得白色浑浊不清,学生看到明显的颜色变化会产生极大的兴趣,想要问明白其中的道理。要留意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细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观察、思考身边的自然现象,引导他们自觉地提出疑问,激发探究的兴趣。

另外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听学生说:能听懂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例题和相关知识,但自己做题时却无从下手,也就是不知道应用哪些概念,定律等。有时勉强应用某一知识,但并不了解应用这些知识的根据,方法和目的。这就说明学生没有真真地理解、弄清、概念规律的来龙去脉。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例题的时候,不但要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步骤,更重要的是把解题过程中大脑是如何进行思考的,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了解教师解题过程中是怎样思考的。如:思考什么?思考的方向对不对?如果不对,怎样调整方向等一系列思维的方法。把教师内隐的思维过程展示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学生解题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时刻记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思”与“问”相结合的好习惯。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充分指出了学与思的密切辨证关系。告诫大家在学习中要重视积极思考,才会有收获。科学课程并不象有的课程那样,记住几个概念,几条结论就能解决很多问题,仅仅靠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科学不是看懂的,也不是听懂的,是想懂的。科学内容来源于自然现象及生活实践,是研究自然规律的,光靠死记硬背没有多大用处的,必须深入理解,弄清、概念规律的来龙去脉。

总之,科学课是一门全新的综合性学科,我们不能仅仅把学习科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唯一内涵,更重要的是要全面地把科学课理解为一种特殊的探究自然的活动,这也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科学素养的过程。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去尝试、去体验,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应用能力。

学教学反思的十个“着力点”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但繁忙的日常工作和各自的狭隘经验,极大地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理论视野,使教学成为开始时承袭他人、后来重复自己的一种机械运动。如何走出这一怪圈?教学反思犹如一位向导,引领教师走出机械运动,走向专业发展。而找准教学反思的十个“着力点”,是教学反思成败的关键。

1、反思成功预设。

课前教师精心预设,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资料、备练习、备可能出现的意外等为课中有效生成。反思成功预设就是将达到预设目的、引起教学共振的做法,如巧妙的新课导入、形象贴切的比喻、合理的时间分配、机智灵活的回答、典型新颖的案例、默契的合作交流、精辟的归纳概括、完美的课堂小结等精彩片断回放、记录,以备后用、改进提高。

2、反思失败之处。

课堂教学复杂多变,难以准确无误地预设,教师也不是圣人,不可能保证每堂课不出一点失误:预设目标脱离学生实际,不成功的演示实验,处理不当的重点难点,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某种原因对学生积极性的挫伤,讲到某问题时被卡住,教具准备不充分,表达不清、令人费解,举例不当等。而我们就要反思这样的失误,引以为戒。

3、反思教学方法。

讲授、演示、探究、体验、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客观上没有优劣之分,只有教师选用是否恰当之别。选用什么样的教法、怎样指导学法,取决于教师的理解、领悟、驾驭、实施能力,因师、因生、因时、因教学内容有很大的不同。教师可以不断探究、反思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4、反思教学机智。

课前预设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学生思维活跃,不可能总被老师牵着走,冷不丁冒出一个你怎么都想不到的问题、突然间闹个恶作剧等,都需要教学机智。不回避又合理巧妙地解决问题,教育影响往往更大。

5、反思学生表现。

个性迥异的学生带着各自独特的知识和经验走进课堂,常常会有令人拍案叫绝的见解,拓宽教师思路。另外,学生的失误、偏差、疑问、困惑,是真实的思维过程,反映了构建知识过程的障碍。教师应从课堂发言、提问、讨论、练习、作业、检测、考试等过程中,寻找学生表现出困难的蛛丝马迹,整理记录,对症下药。

6、反思教学细节。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对教学细节的处置,蕴含、折射着教师的教育理念、文化底蕴、教育策略和人格魅力。提出问题指向不明,“误导”学生;认为“拖堂”是无足轻重的“小事”;教师“是不是,对不对,就是说,什么”等简单、低层次问题,看似活跃的课堂,其实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还有“啊、啊,嗯、嗯”等口头禅,频频看表,摸鼻尖、摸嘴唇等小动作,教师的“美丽”因此而打“折”……这是师生共同的遗憾。

7、反思媒体运用。

成功的多媒体运用有利于学生展开联想,将原来说不明白的问题说明白,难以观察、体验的知识或现象让学生直观感受,将静态的对象变为动态发展的对象,并留给学生探究和交流的机会。但并不是所有的多媒体运用都能做到恰到好处的。

8、反思板书设计。

运用书面语言、画图、记录表等形式将教材内容分类、编码、重组,提纲挈领地展示给学生,便于理解、掌握。板书不是教材内容简单的缩写摘录,而需要对教材内容高度精炼和浓缩,根据知识间的内在逻辑层次、因果关系,短小精悍地呈现出来。

9、反思习题设计。

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训练。但大量机械、单一的常规练习,学生学会的只是“复印”知识,高分低能。新课程强调训练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因此,常规练习要适量,问题设计应有开放性,富有新意、真实生活气息的问题应更多进入课堂。

10、反思再教设想。

经过上述全面回顾、反思,找到实际与预设的差距,最后进行必要归纳取舍,对原预设修改完善、扬长避短、精益求精,使课堂教学走上高效循环之路。

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听学生说:能听懂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例题和相关知识,但自己做题时却无从下手,也就是不知道应用哪些概念,定律等。有时勉强应用某一知识,但并不了解应用这些知识的根据,方法和目的。这就说明学生没有真真地理解、弄清、概念规律的来龙去脉。

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例题的时候,不但要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步骤,更重要的是把解题过程中大脑是如何进行思考的,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了解教师解题过程中是怎样思考的。如:思考什么?思考的方向对不对?如果不对,怎样调整方向等一系列思维的方法。把教师内隐的思维过程展示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学生解题思维能力的培养。

科学教学随笔

在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电磁铁》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紧扣新课标要求,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按照这样的理念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充分地经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制订计划——分组实验——得出结论——交流评价”这一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理解科学概念。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在研究电磁铁南北极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充分放手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计划、自己的想法自主探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并且给学生们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与他们共同观察。这样学生就有浓厚的兴趣想要成功、想要发现别人没有看到的现象的愿望,所以探究的热情也就异常的高涨。学生在分组活动时,观察、探究的很仔细,提出了很多我都没有想到的问题。每发现一个问题他们都会很兴奋的告诉我,让我参与到他们当中,在他们发现的问题中有很多缺少研究价值的,这时我也没有加以阻拦。而是引导他们发现其它有价值的问题,充分保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成功。

在教学中,我尽量不过多地干扰学生,也不领着学生一问一答得齐步走,直奔结论,而是把有结构的材料交给学生,让他们尽可能地发现各种现象和规律,经历像科学家那样去认识事物的探索过程。比如在教给学生铁钉电磁铁制作方法后,我就把准备好的导线、铁钉、电池、大头针发给学生,让他们动手制作电磁铁,制作好后玩一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电磁铁两端吸的大头针多”等现象,从而引发新的问题:磁铁两端磁性最强,一端叫南极,一端叫北极。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呢?使他们产生自主活动的冲动,激起了探究的欲望。接着,又发给学生指南针,进行电磁铁南北极的研究,从而使研究引向更深一层。

在本节教学中,我采用了合作探究的方法突破本节的难点。比如在设计电磁铁南北极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智力挑战性的活动。让学生把所有的不可变因素准确的讲述出来是比较困难的,在实际教学中,学生通过小组内的交流与合作,班级内组与组之间的相互补充,竟然完整的探究出来,这不仅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惊喜,更重要的是为下一节课“电磁铁的磁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能会,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为学生创造了动手做的机会,给了学生尽量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科学探究。整堂课探究氛围浓郁,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增强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科学课教学随笔

作为一个从事科普教学的老师,不仅要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更重要的是要善于进行教学后的反思,只有在不断的反思过程中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现我根据自身经验谈一谈如何进行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一、要充分认识科学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能不能真正地达到反思的作用,关键是看他们能否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能否有助于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科学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它需要教师的知识储备更广,因为科学涉及到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众多领域;需要的课前准备更为充分,因为科学学习需要有结构的探究材料,需要小组合作探究。在科学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学生早已变成教学的主体,而教师的新旧教学理念必然相互冲突,作为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观念,而这一过程教师必须要及时“反思”中快速地转变过来,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而适应当代教育的发展。

小学科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而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短时间内完成的,它是学生不断地接受与内化的漫长过程。更为重要的是,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为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在学生的科学启蒙阶段即小学阶段,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显得尤其重要。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使学生学到科学知识,感受科学魅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了科普探究的全过程,从而形成影响学生一生的能力。

从上述看来“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也是提高教学的捷径,因此教师必须总结出自我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要认识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重要性。

虽然当前科学课还不如语文课数学课那样受社会重视,但教师的反思也是有必要的,在反思中教师不能进入以下误区:

(1)过分强调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

(2)过分追求由学生的自主探究生成知识。

新课程是强调知识的形成应该是以学生为主的探究活动形成的。但这并不等于所有的知识都要让学生去探究,这根本不现实,因为有些知识受学生阅历,器材,条件,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学生根本无法进行探究。

(3)过分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忽视了科学概念的形成。

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与科学概念的形成是同等重要的,它们相得益彰。在教学活动中,科学概念的形成是依赖探究活动的,且探究活动与具体的科学内容分不开的`,学生对探究的理解不会也不可能脱离科学内容而孤立进行的。

三、要认真地进行科普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课堂教学的规律及评价体系,教学反思一般从教学目标的科学性、教学内容的有序性、教学结构的整体性、教学方法的确切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反馈矫正的及时性等方面进行反思。为了使教学反思能够深入且富有实效,我认为不一定面面俱到,根据科学课的特点,主要要进行以下反思。

(1)教材重点难点把握是否到位。备课是上课的前提,教师在备课时,都应认真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哪,教学难点在哪。课后反思时,就应该反思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否妥当,对知识在教材中地位的判断是否正确;教学难点有没有在教学预设中顺利地突破。

(2)活动的设计是否严密、科学。科学课上概念的形成都必须借助于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形成合作、交流、探究等能力并建构科学概念。因此活动的严密性和科学性必须是教师在课后认真反思的一个重点。

(3)材料的准备与出示时间是否恰当。科普课的学习需要借助于一系列的探究材料,关于材料首先要反思的是这些材料是不是围绕课堂上需要探究的问题而准备的,且所提供的材料之间有没有特定的联系,相互作用后能不能体现出有关的科学概念和事物规律——即提供的材料是不是有结构材料。其次,反思材料的出示时间也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学生在科普课上对于材料关注往往会影响了整节课的教学效果,所以材料恰到好处的出示会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热情。

(4)探究小组之间的合作是否有效。

目前科普课的学习方式是以小组合作为主,但是大部分小组活动表面看来热闹非凡,却浅显没有深度,这是因为教师只关注了活动的形式,而没有确立明确的目标,且组内分工不清。因此,有关小组活动的设计,在分工明确、目标确定的基础上,首先考虑学生思维的深度,再考虑活动频率。小组活动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理解科学的本质,绝对不能搞形式主义丢掉了本质内涵。

小学科学教师随笔

1.教师自身要充分准备(深入教材,吃透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教师要做好每一次“下水实验”)

3.实验规则要提前建立

(1)实验小组合作规则

每学期开学初,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

学生的分工定期轮换一次,让学生在尝试不同的角色中锻炼不同的能力。

(2)汇报交流倾听规则

4.指导学生规范实验操作

(1)学生认识仪器,知道使用方法。

很多仪器的使用有着严格的操作方法及要求。例如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有很多要求,如液泡不能碰到杯底和杯壁,不能将温度计拿出水面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相平等。

(2)教师规范演示,不做反面示范。

(3)学生明确目的,自觉进行实验。

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实验效果就会很好。如《比较水的多少》学习量筒的方法,问学生,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量筒?通过讨论,学生知道量筒的用途非常广泛,那他们在学习它的.使用方法时会更加的投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提高实验的效率。

(4)教师巡视实验,确保有效进行。

学生小组实验并不意味着我们采取了“放羊式”的教学模式,这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甚至特发事件,以免造成课堂的混乱。

3.指导学生规范实验记录

方法很多,除了文字以外,用一些符号、图画、简单的词语进行记录

记录大部分可以用科学作业本里的记录单,如果作业本里的记录单不合适,教师就要自已设计实验记录单。

在汇报交流后,教师要让学生对部分记录不规范的记录进行修改。

4.指导学生规范材料整理

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石棉网加热后不能用手碰,必须用夹子夹取放到指定的地方。实验完毕后,材料的整理也是一种学问。合作较好的实验小组进行表扬,激励学生规范地整理材料。

相关范文推荐
  • 11-30 汽车车位出租合同(专业15篇)
    汽车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出行方式,也为人们创造了更丰富的娱乐和休闲方式,极大地提升了生活质量。这里有一些汽车市场调研的总结报告,或许对你了解汽车市场有所帮助。
  • 11-30 平安建设述职报告(优质20篇)
    述职报告需要注重结构和逻辑,既要清晰明了地陈述工作内容和成果,又要体现自己的职业素养和领导能力。以下是一些成功的述职报告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和灵感。
  • 11-30 电梯维保检讨书大全(24篇)
    检讨书的目的在于通过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提高自身的品质和能力。检讨书范文:深刻认识自己在沟通交流中的表达不清和倾听不够的问题,决心改进自己的沟通方式和技巧,提
  • 11-30 员工有病写申请书(专业17篇)
    转专业申请书是一个窗口,让我们向学校展示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潜力。以下是一些成功转专业的同学所写的申请书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尊敬的领导:我于7
  • 11-30 学术推广心得体会总结(专业19篇)
    心得体会的书写过程是一个思考和整理的过程,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小编为大家精心选取了一些有关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参考。
  • 11-30 商务谈判与沟通技巧的心得(优秀14篇)
    撰写心得体会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工作方式,从而提高自己的效率和质量。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难忘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不同的思考和启示。
  • 11-30 以上是我的心得体会(专业16篇)
    写心得体会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探寻内在的需求和潜力。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心得体会是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总结
  • 11-30 培训心得体会民宗及收获(模板20篇)
    培训心得体会是一个自我反省的机会,可以通过总结来找出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上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为了全面贯彻落实《
  • 11-30 停止供货协议书范文(15篇)
    供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实现供应商的利益最大化。在供货过程中,如何确保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具备良好的品质?以下是一份供货品质控制的范文,分享给大家。
  • 11-30 财务安全隐患自查报告(专业21篇)
    自查报告是对自己工作效果的一次全面检测,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如果你正在写自查报告,以下范文或许能够给你一些启示和指导。为了确保学校安全,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