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端午节(热门18篇)

时间:2023-12-15 06:09:56 作者:飞雪

优秀作文能够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塑造出鲜活的形象和感人的故事。翻开以下优秀作文的一页页,你将感受到作家的智慧和文字的美丽。

一年级端午节的作文

端午节那天,妈妈决定吃自己包的粽子,于是她就让爸爸去买包粽子用的`材料。

不一会儿,爸爸就回来了,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食材,妈妈就开始包粽子了。首先把米和绿豆泡在水里,然后洗粽叶,只见妈妈左手拿着粽叶,右手拿着勺子往粽叶上放米,蜜枣,绿豆和葡萄干,最后缠上一根细线,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一年级端午节的日记

昨天回家过端午节包粽子系花线。我和小王一起去买东西吃,回来一家人正在包粽子。小王哥哥也开始包了。他虽然包的不好看,但是包的'很认真,可是我没有兴趣包,在一旁看着。

过了好长时间粽子才煮好。我吃了一个粽子好香好甜啊!

端午节一年级作文

端午节到了,节日里,我可以吃粽子,那香香甜甜的粽子真让人回味无穷;端午节还可以带香囊,色彩鲜艳的香囊让我们爱不释手。

在端午节的时候,我便唱起了妈妈教我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奶奶永远是那个观点,她总是对我说:“你还小,应该带长命缕。”我看见红、黄、蓝、白、黑这五种颜色,就兴奋极了。因为我特别喜欢这五种颜色。

一年级端午节的日记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人民的'端午节,外婆做了许许多多的粽子,有豆子,有肉的真香啊!

还买了许多包子,有糖包子,有肉包子,还有茶蛋,面包……晚上的菜非常丰盛,有鸡,鱼,肉、蛋,还有许多蔬菜,全家欢聚一堂。爸爸妈妈特意从南昌赶来,还有大姨,小姨,大姨夫,小姨夫一家都来了,全家人在一起真是快乐无穷。

一年级端午节作文

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了。可以吃粽子,赛龙舟,十分开心,我们可以玩,可以闹,快快乐乐,有人有时会问我,为什么这么快乐?我说本来就很快乐。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沃尔玛去买粽子。

一到沃尔玛,我就飞快地跑进去找粽子。哇!这里人山人海,真热闹。咦?那个地方人怎么特别多呀?带着疑问我走过去看个究竟。哦!原来都是买粽子的,这里的粽子品种真是太多了:牛肉馅的、红枣馅的、排骨馅的、花生馅的……看的我口水都要流下来了。赶紧拿了一个袋子,对妈妈说:“妈妈,我喜欢吃鲜肉馅的,我要多买一些。”妈妈点头表示同意,于是我就买了很多鲜肉馅的粽子。

买完粽子,我们又买了很多东西,然后在向尚咖啡厅吃饭,吃过饭,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家了,今天真开心呀!

看!这是我买的粽子,可好吃啦!

文档为doc格式。

一年级端午节的日记

端午节到了爸爸妈妈带我去方山玩,我们一起去参观了方山的寺庙,还看到了里面的金龟,我们一起向它祈福,希望我能有一个好成绩。

随后,我们又去了游乐园,里面的东西可真多啊!我玩的`翘翘板和滑滑梯还有海盗船,玩的就是摩天轮呢!

晚上我们就回家了。

一年级端午节的作文

端午节到了,家家户户都包粽子。我和妈妈也一起学包粽子。我们先把糯米洗干净,再泡一泡,然后把箬叶洗好,再将鲜肉放入调味品腌制一下。当这些准备工作做好后,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

我们先把洗好的箬叶打成一个三角体,把糯米装一部分下去,再放入一块鲜肉,再放一部分糯米,再把箬叶合起来,拿绳子扎好,这样一个鲜肉粽就完整地包好了。

一年级端午节的日记

今天是端午节,我非常开心!因为我知到了怎么包粽子,第一,先把糯米泡在水里,然后,再把粽叶侵湿,就可以包了。

将两片粽叶竖直相合,再将粽叶卷起成一个三角形,把糯米放进里面,再放几个红枣进去,之后立即蒸煮,大约过了一小时,便可以出锅了,香喷喷的粽子香气四溢!

过端午节作文一年级

五月初五是端午,今年九号是端午,端午节就快到了,是个普天同乐的日子呀!小孩放假,大人放假,还有各种各样的好事情。让我们一起看看端午节的那些事。

提到端午,你脑中想的不是龙舟,不是雄黄酒,应该是粽子。粽子差不多是一个端午的吉祥物,像我小时候记不住端午这个名字,我就记成了粽子节。粽子形状好看,又好吃。但包粽子也不是那么简单的,首先材料要全,光只有一坨肥肉那根本算不上是一个合格的粽子,八宝粥里面的料,粽子里面起码要有六种,最常见的有红豆、花生等,主要是让粽子更甜。荤类也要有,一般有叉烧、瘦肉、少量肥肉等。主要是为了添加营养和香味。粽子其实没我们想的那么简单。

接着说完粽子,是不是该说一说别的习俗了呢?哎呦,我不禁发现呀,住在城市里的小伙伴应该也知道,我们周围好像已经没有什么传统的习俗了。赛龙舟,连一条河都没有,怎么赛呀?雄黄酒,还有谁喝,现在都有二锅头和红的了,也不用放蛇,喝什么雄黄。不过其实在一些农村里面,还是有不少这样那样的习俗,但一对比我们发现,虽然都保留着文化。但是我们城市留着更多的是屈原的诗和名字,而农村流的更多则是那些古老的习俗。我的爸爸妈妈给我讲到过他们小时候,可热闹了,家家户户都有亲人来访,大家围个大圆桌,一起吃吃喝喝。红光满面的,别提多高兴了。虽然习俗不是很正宗,但是团圆留下了。我们城市每当到端午时,可能连一个电话都没有给身在老家的爷爷奶奶打,他们二老心里说不定也是一次绝望又燃起希望,盯着大门口和村口那样望呢!但是希望也麻木了,现在就是不回来,可能也习惯了。探口气,自己吃顿饭,端午就算过了。我们这一辈也好不到哪里去,当我们也有我们的小孩,我们又有什么可以跟小孩讲呢,难道是讲小时候端午玩电脑和看电视的情景吗!

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我们都很憧憬未来美好发达的样子,不过我有时候会在想,到未来我们的子子孙孙那一辈时,还会有人听说过端午和粽子这些名字吗?当我们这一辈记忆在流逝时,到他们那一辈,连碎片可能都不在了吧。趁现在还有时间,再想一想,想一想,找回老祖宗传给我们的那些珍贵的东西吧!

提起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中华民族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有悠久灿烂的文化,连外国人也惊叹不已也!就说说丰富多彩的端午节吧。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仿佛过春节一样,早早的起了床,便做起了美味可口的粽子来吃,而且下午还要去江边观看每年一次的赛龙舟比赛呢!

中午,我匆匆忙忙的吃过丰盛的午餐,便飞一样的跑到江边。哇塞!江边早已是里三层外三层的人了,真的是人山人海的呢!有的背着小孩;有的端着凳子;有的拿着小的五星红旗;有的手中拿着无数的气球;有的......;我深怕自己看不见,就挤到了最前面。江边早以停着九条漂亮精致的龙船,每艘龙船上面都坐着身着鲜艳服装的赛手和锣鼓手,他们有快乐队,有前进队,有小康队......。突然,一声枪响,大家开始了激烈的龙舟比赛。你看:快乐队和前进队都并驾齐驱的划在了最前面,不一会儿,小康队像箭一样的冲了上来,他们的手法整齐,指挥有序......。人们的掌声。加油声。呐喊声。尖叫声响遍了整个河岸,传向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使全国人民都在为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欢呼!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小康队取得了第一名,人们欢呼的叫了起来,高兴的跳了起来,五彩缤纷的气球飘向了的蓝蓝的天空!

啊!这真是美好快乐的一天,更是丰富多彩的一天!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塞龙舟是端午节的一种传统习俗,传说是为了纪念我国爱国诗人屈原的哦!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要插艾枝,悬艾虎。端午节这天一早,人们将艾枝插在门上,或用艾蒿编织成“艾虎”,在门楣中央或带在身上,驱虫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节要画门符。端午节这天,人们将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纸做门符。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五毒”,防瘟疫。

端午节要带香包、系五彩丝线。香包是用棉制品和丝线绣的,包里除了装些雄黄、苍术外,还要装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五次丝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节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闻粽香—恍然如梦。

端坐窗前,一缕淡香萦绕鼻尖,似秋日的米香,似春潮的清泉,似夏季的粽叶;几缕幽香,几丝怀念—昔日的屈原是否如我一样?从不寻常的气味中嗅出国之悲剧,己之悲剧?可就算知情,却也还是无法做得力挽狂澜,几声悲叹,只得悲哀一生。

食粘粽—滋味自知。

一手解开束缚,一手将粽送至口旁,在家人期待的目光中细细咀嚼,随着唾液分解,牙齿细嚼。几分甜,几分香,略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叶香,莫名想起当初的你是否也像如此?—恍然领悟,世人皆迷于雾中,唯有你独处高山峰。明知灭国不久,却还在幻想。幻想人们梦醒,君主恍然。“世人皆醉我独醒”无疑是你最好的写照,也是莫大的悲哀,也许在江边徘徊,方才领悟!

品粽味—口有余香。

说起我家过这个端午节呀,我还真是感慨万分啊!实属让人哭笑不得!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首民谣生动地表达了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我的家乡没有江河湖水来划龙舟,不过每逢端午,还是可以看到人家门前插着一束艾草或菖蒲,更可以闻到从各家各户传来的阵阵粽子的香味。

其实也无太大区别。还不就是过个端午节!只是我家的气氛不对头。

人家过端午,都欢欢喜喜,热热闹闹的;可我家却是硝烟弥漫,分成两派,年年都要斗上两回合,才肯罢休。

第一回合:吃粽子。

传说在屈原投江时,人们因为捞不上屈原的尸体,所以用栋叶、芦叶和五彩丝包裹的粽子投入汨罗江以祭祀屈原,不让江里的蛟龙吃掉屈原的尸体。从这以后,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

如今的粽子在讲究饮食文化的中国人巧手经营下,不论是造型还是原料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而我家的分歧之一就在这粽子馅儿上。

爸妈喜欢吃糯米粽、蚕豆粽;而我和弟弟则喜欢吃豆沙粽和肉粽。可妈妈在包粽子的时候总是以种种理由来反对包豆沙粽和肉粽。于是就有了第一回合的较量。

“妈,这次有包豆沙粽和肉粽吗?”

“包那两种粽子多麻烦!包豆沙粽又要洗、又要磨的你想累死你妈我哇!肉粽又油腻腻的,多吃对身体健康无益。还是糯米粽和蚕豆粽比较好!”

“‘青菜萝卜,各有所好。’我们两姐弟就是喜欢吃这两样嘛!难道您连这一小小的要求都不肯答应吗?”

“那好啊,你们有本事就自己包去,现在我没空!”

“包就包,谁怕谁!”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怎么着也不能亏了自己的肚子!很快我们就凑齐了所需的原料。接下来我们俩淘米的淘米、切肉的切肉,干的是热火朝天!

忙了大半天,总算把粽子包好、煮好了。可我们还是和爸妈堵着气呢。干脆就把吃的挪到了客厅,边看电视边吃粽子,好不惬意!

第一回合:我方胜利!

第二回合:悬艾草。

艾草和菖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以驱蚊杀虫;悬艾草又是端午节的习俗,是用来驱鬼避邪的。所以我方一致认为门前应该挂一束艾草。

可是敌方却认为在门前挂艾草只会招来蚊虫蛇蚁,就坚持不去采摘艾草。第二回合的较量爆发。

一阵唇枪舌战之后,我方渐渐处于下风。虽然很想在门前挂上一束艾草,可由于我方没有人愿意上山去采,也没有地方可以得到艾草。于是终以战败而告终。

第二回合:敌方胜利!

就这样,每年较量情况都是一成不变:打和。可这端午节过的是真不是滋味。唉,真是“偷鸡不成反被蚀了把米”!

一年级端午节日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是一首关于端午节的歌谣。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一年级端午节的日记,方便大家学习。

一年级端午节的日记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国有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四个。我今天就要和大家说说其中的第三个——端午节。

端午节又可以叫端阳节。据说是来纪念屈原的,其实在屈原去世之前就有端午节了,只不过屈原正好在这一天去世了而已。

粽子就是端午节必需吃的一个食物之一。因为古人认为粽叶能驱除毒虫,所以用它包上糯米,蒸好后进行食用,但我也不知这是不是真的。

在这一天早晨,人们会去河边采摘墨绿色的粽叶。再用它包上汉白玉般的糯米。包好后,像金字塔一样的菱形,漂亮极了。再把它放进锅里,盖上锅盖,蒸一个小时后,再打开锅盖,里面就会散发出一股清香的味道。那股味道融合着粽叶的清香和糯米的甜香。再细细的咬上一口,糯米粘粘的,有的糯米会粘在牙齿上。如果牙齿不好的人,还是不要吃比较好,以防牙齿被粘掉了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粽子的口味也越来越多了。有豆沙味、蟹黄味等等。不过我比较能接受的还是简单朴素的甜粽子。

除了吃粽子以外,还有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插艾叶。一大清早,大人们就会采摘回新鲜的艾叶,简单地打理一下,然后放在太阳下晒干,捆成一束,放在门口、窗户上。据说可以驱除五毒,而所谓的五毒就是蟾蜍、毒蛇、蜈蚣、蝎子和蜘蛛,想想都可怕,但我猜这一定不是真的。如果几片叶子就可以驱除这么多的东西,那又发明那些先进的东西做什么。

在端午节人们除了吃粽子、插艾叶以外,还有一个很奇怪的习俗,那就是雄黄酒。大人会买一小包的雄黄,然后抓一点放在一个装着酒的杯子里,大人们经常会边喝雄黄酒边吃板栗烧鸡,但雄黄不能多吃,这是一种有毒的药材。而小孩子们,就会被大人们用筷子在两眉之间点一点雄黄,表示以后会平安无病。其实,端午节还有很多有趣的习俗,我就不一一列举出来了。

这些有趣的习俗是我们的祖先传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也是中华文化的象征,我很喜欢它!

这个端午节我是在外婆家里度过的。

早上,我一睁开眼,就兴冲冲地跑去看日历。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节,我想起今天要和外婆一起包粽子,就用最快的速度洗漱完后奔向厨房。

外婆已经把做粽子的材料全部准备好了:糯米、红枣、肉末、花生、箬叶、棉线……我开始认真地观察奶奶包粽子,只见外婆快速地把宽大的箬叶折成漏斗形状,再放入泡好的糯米,然后放入红枣和肉末,最后把“漏斗”的口封起来,缠上棉线打个结,一个可爱的粽子便问世了。

我也想做一个粽子,可是糯米总是从粽叶的缝隙中顽皮地“逃跑”,我尝试了好几次,手中的糯米却依旧不听使唤,外婆看见了,笑眯眯地对我说:“在粽子底部放一颗花生,糯米就不容易溢出来了。”我听取了外婆的意见,果然,糯米没有再溢出来过。

我和外婆一共包了很多粽子,外婆把它们放进锅里煮。不一会儿,一盘香喷喷的粽子便出锅了!我享用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吃着美味的粽子,我问爸爸:“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呢?”爸爸边品尝着粽子边回答:“楚国有一位大夫名叫屈原,经常向楚王提有益的建议,但是楚王不听屈原的劝告,结果造成了楚国灭亡。屈原非常伤心,就跳进了汨罗江。老百姓就把粽子丢进了汨罗江里,鱼虾吃饱了,就不会吃掉屈原的尸体了。这样,就有了吃粽子的习俗。”我点点头,继续问:“那么,还要其它的习俗吗?”“当然还有了。”妈妈回答道,“在古代,划龙舟、挂艾草、撞蛋、饮雄黄酒也是在端午节挨家挨户都会做的事。但是现在除了划龙舟流传了下来,其它的习俗已经很少见了。”听了妈妈的话,我觉得很遗憾,不过想到吃粽子和划龙舟现在还没失传,我又开心了起来。

我希望这些习俗能一直流传下去,继续随着我们的传统节日发扬光大!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元旦节……,可让我最喜欢的是——端午节。

香甜的粽子,带我们走进端午的历史。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传说屈原抱着楚国的石头投汩罗江死后,百姓们十分伤心,人们为了不让江中鱼虾来啃咬屈原的尸体,便把米、鸡蛋等物投入江中,从而演变为如今的粽子。有个药师把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迷晕了龙,不让它吃屈原,果真有一条死去的蛟龙浮在了水面,胡须上还有一片屈原的衣服,人们把这条龙筋须拔了,缠在孩子的手上,可以避邪,后来就演变成小孩手上的五色线,门口插的艾叶。在端午节,小孩子们最喜欢吃的是什么?哈哈,那就是粽子,我,也不例外。

粽子外形多变,有三角形、桶形、圆椎形、宝塔形、圆棒形……,真是千奇百怪,更怪的是粽子的味道,有枣粽、豆沙粽、蛋黄粽、还有肉粽,可真是无奇不有啊。

今天是我第一次包粽子,只见奶妈把粽叶、红枣、米等都拿了出来,我好奇的指着米,问奶奶:“这米怎么和平常的不一样呀?”“这是糯米不是平常的大米”,奶奶笑着说。开始包了,奶奶拿上粽叶,娴熟的一弯,粽叶就乖乖的成了漏斗状,放入了一颗大红枣,又放上了一层米,又放了一个枣,然后一折一个粽子就成形了,奶奶又飞快的缠了两圈,一个大而香的粽子成了!我一看,呀!这么简单,我一会就能做好几个哪,我心想,可是把粽叶成漏斗状就费了我九牛二虎之力,我刚把枣和米放进去,粽叶又开了,枣和米全掉了,我心一泄,不包了,奶奶告诉我,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细心,我又试了一次,这一次我把有缝的地方包紧,米不多也不少,包成了一个不像粽子却又是粽子的玩意儿。

经过了三四个钟头的蒸煮,终于熟了,我也顾不上烫,抓起粽子拔开就美滋滋的吃了起来。因为它不仅美味,而且还有我的付出,所以粽子格外香甜。

农历五月初五,便是端午。我是不大爱过节的,去年这时,有朋友向我祝端午节安康,我本想回个同乐,但也不太想总这样敷衍,便回了句“端午节快乐”,结果对面就和我争论起来,说端午节应当说“安康”。安康,平安健康,是个好词,可怎么就不能是快乐呢。

有关端午来历的说法不少,但就我个人而言,我并不多感兴趣,祭龙祖也好,纪念屈原也好,真假都不是我能够说得算的事情。至于安康和快乐,我想也不必要去计较,遇上我这种不爱过节的,说什么都是白搭。可端午就在那里。

碰上我这种无趣味的人,大概都是要躲着走的,结果朋友家做多了粽子,就往我这送了好几个,味道也是豆沙的,肉的,白的都的,个头不大,串成串有些可爱,还有着叶香。这粽叶可比外头卖的好,毕竟是朋友的老家带来的,他们家好过节,虽知道我的性子,但大约从没信过我的话,去她家做客时,阿姨也总是热情的很,起初我觉得十分的不自在,毕竟在家也不见得有这样温情,久了也知道阿姨和朋友都是一个性子,也就适应了。我虽不过端午,但我却不想没有朋友,于是只好收下了。我大概是要过个端午的,不,不是的,我只是不好拒绝,粽子平日里也是可以吃的。我将粽子小心的放在冰箱里,算计着是当早饭还是当午饭,要不要同妈说一声,她若是也买回来了可怎么办。不,这不干我的事,我是不过端午的。

没等我消息发出去,妈就回来了,家里没什么人爱吃粽子,家里也不怎么兴过节,妈却拿了艾叶回来,说是近来天气热,用来洗澡的,我却觉得她这钱花得冤枉。现在什么沐浴露,风油精都可以用味道驱蚊,薰艾是件麻烦事,不值当的。谁说要薰艾?我大概是逃不过端午了。

端午还可赛龙舟,今年大概是没有这项活动了,纵然有,大概也找不到屈原。端午有驱邪防疫的说法,倒是很有必要。今年特别,过个端午大概也是应该的,就大大方方等着端午来,哪怕下场端阳雨,也是要怀着希望过日子,借龙舟水洗洗。

心如糯米,越粘越紧。情如粽叶,越煮越香。”又一个端午节即将来临,每年的端午节,我都会无比思念长眠在地下的姥姥。

记得小时候,每到端午节,姥姥就开始忙碌起来了,她早早起床去购买包粽子用的艾叶。于是,整个早上全家人在姥姥的带领下围坐在一起,包粽子、话家常。大家一边包粽子,一边倾听着姥姥为我们讲那个熟悉却百听不厌的故事,于是我们明白了端午节的来历,更认识了一个伟大的人物——屈原。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五节,它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的忌日。说是公元278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咬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吃着甜甜糯糯的粽子,品着绵长厚重的中华文化,我知道姥姥想让我有屈原一样的傲骨和情怀。

姥姥还有个拿手绝活——做香包。我是她的第一个孙子,她对我分外疼惜,每年都会亲手给我做各式各样的香包。在我的记忆中,似乎没有重样的。奶奶手非常巧,会做各种形状,其中有马、蛇、猪、兔子、老虎、大熊猫;太阳,月亮,星星;还有各种花形的、心型的。她无论做什么都像什么,每一个都是栩栩如生,可漂亮了。虽然我是男生,并不喜欢香包散发的那种味道,但因为是姥姥亲手缝的,所以我就视为最好的礼物。

每到端午节,姥姥总是笑盈盈地给我腰间佩戴各种香包,腕上系上五彩丝线,说是辟邪。吃着她亲手为我剥开的散发着竹叶清香的粽子,还有糖糕、鸡蛋……我的心里别提有多美啦!大家看着我全身挂满了各种各样的香包,笑我臭美,我反而更得意了,还可劲地炫耀我的这些“宝贝”。

粽叶飘香,香包传情。那一个个粽子、一串串香包都藏着姥姥浓浓的爱,就算回忆褪色,姥姥对我的爱却是无法抹去的,她将永远珍藏在我幼小的心底。

端午节祝福语一年级

  101.粽香阵阵扑鼻,龙舟声声鼓气。鸭蛋金黄细腻,大家心情甜蜜。愿您在这个端午节,开心快乐,笑的灿烂又美丽!

  102.芬芳的祝福织成苇叶,温馨的叮咛碾作白米,诚挚的祈祷晒熟红枣,再以友谊的丝线紧紧缠绕,端午节送你香甜的粽子,愿你永远享受人生的美好!

  103.远行前,您经常将一束发髻夹在我胸前,环绕纠缠着您对我满满的祝福。那是一种寸步不离的感觉。我知道,那叫母爱。母亲,祝您端午节快乐!

  104.粽子香香,引来好一切美好。龙舟划划,赶走所有烦恼。大家齐聚,共度欢乐时刻。快乐日子,祝福多多,愿你端午节快乐,好运粽在身边,幸福满舟围!

  105.生活,平淡也有幸福;亲人,血脉总会相通;爱情,真诚换来长久;朋友,牵挂总在心中。不赶在端午节问候你,只为在节后告诉你:每一天我都在祝福你。

  106.香甜的糯米,粘住的全是真情,蜜蜜的红枣,散发的满是真诚,芬芳的粽叶,包裹的全是祝福,端午节,将这个粽子送给你,好好把它存在手机里,会给你带来好运无限,幸福无数,端午节快乐!

  107.端午节,赛龙舟,赛出龙马好精神,吃粽子,吃出强壮好身体,挂艾叶,挂出幸福好运来,祝你端午快乐,吃个粽子,甜甜蜜蜜的过日子!

  108.花好月圆,美景常在;端午佳节,不能少你;万千话语,祝福永远;粽子传情意,香包保平安;雄黄酒添吉祥;送上祝福,祝你端午节快乐!

  109.端午节,正是粽味飘香时;米粘米,好日子,吃完粽子好运至;叶叠叶,钞票结,片片都招财神爷;绳绑绳,双喜临,祝您天天好心情。端午节快乐!

  110.端午节到了,“粽”是千山万水,隔不断我对你的挂念。事情“粽”有千头万绪,我也会记得给你稍去我的祝福。祝我最好的朋友,端午节过得愉快。

  111.又到端午了,又到了吃粽子的季节,忘不了那糯糯的,飘着清香的粽子……给您带来又香又糯的各种口味的粽子,祝您端午节快乐!

  112.五月初五,端午节到,粽子飘香,祝福久长,带去问候,真情相守,祝你快乐,好运多多,家庭幸福,美好无数,工作顺利,吉祥如意。

  113.送你一个粽子,平安的苇叶儿包着如意馅,真情煮熟,吃一口快乐,两口幸福,三口顺利,保全家健康,回味温馨,余香是祝福!端午节快乐!

  114.如果有来生,每年的今日我都会把你拥在怀里诚挚的祝福你:端午节快乐!

  115.悄悄为你降临的,是平安。静静为你散放的,是温馨。默默为你祝愿的,是幸福。深深为你期待的,是成功。送上我最真诚的祝福:端午节快乐!

  116.在这里,人们都用了“纪念”这组字眼。但在事实看来,但无论是哪种由来,端午节都本应是一个悼念日。可是,我所感受到的端午节,是一个举国欢腾,普天同庆的喜庆日子。

  117.端午节祝您:工作“粽”被领导夸,生活“粽”是多美梦,钱财“粽”是赚不完,朋友“粽”是很贴心,笑容“粽”是把你恋。

  118.一见钟情爱粽子,两心欢悦过端午,三生有幸送祝福,四海五湖共庆贺,六畜兴旺事业火,七上八下节日忙,九九归一幸福长!祝你端午节快乐,生活安康!

一年级端午节的日记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很期待过端午节。诱人的粽子让人垂涎三尺,长长的米粒煮得泛黄,里面包了豆沙或枣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红的颜色,四角倔强的翘着,可爱极了。

包粽子的叶子上沾满了水,也沁入一点米的香味。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满嘴便充满了米香,再咬一口,便会看到暗红色的'馅儿。馅儿甜甜的,有了米,这种甜也不腻了;米中融入了枣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一年级端午节的日记

端午节我去了五泄,那边的山可高了!

我们爬的那座山有2百多米高,那边的.树和草都非常茂盛,那里有5个瀑布,水非常清也非常美丽,还有很多竹子,竹子也很茂盛。我们还去东阳,看了外婆的爸爸的老房子,看到了水库的清山绿水。我们还去了大佛寺,大佛寺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一年级端午节的日记

今天是端午节,小雨来我家和我一起包粽子,我和小雨先把花生和姜米还有绿豆在水里浸泡两到三个小时,然后把绿豆,花生,姜米混合在一起,我们拿起箬叶开始做了起来,开始我不会做,然后越做越烦,还是不会做,我想:“这该死的粽子,怎么那么烦人哪!”

妈妈教我包了粽子我越做越感兴趣,最后米没了,我还想做,我吃着我自己做的粽子,心里甜滋滋的`,因为有苦才有甜嘛!

一年级端午节的日记

端午节那天早上我和妈妈、爸爸、还有两个舅舅来到了华南植物园,在里面给我们介绍我们这里很少见到的植物。

有南极的,有北极的,还有在少漠里生长的`植物,在那里我见到了许许多多的从来没有见过的植物,下午回到家,见到了精彩的龙舟比赛,有外公家还吃了美味的粽子,这真是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一年级的端午节作文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中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你一定知道是端午节来了,这一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门上都会挂上艾草,据说可以辟邪消灾。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吃粽子。

粽子用翠绿的叶子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很是好看。粽子不仅以它特有的形状、颜色和味道惹人喜爱,而且能引起人们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到了夜晚,孩子们将准备好的火把带到野外点燃,一簇簇火光划破了夜晚的黑暗,照亮了大地,让人们感到了光明和希望,孩子们盼望着下一个端午节的来临。

一年级端午节的日记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6月18日,我们星星班组织开展了“迎端午。包粽子。”活动,我们班的全体师生和部分家长一起坐在提前准备好的.桌子前,兴致勃勃的包起了粽子,场面非常热闹,没多久,各种味道的粽子就包好了,让大家一起感受节日的快乐,感受星星班大家庭的温暖。

一年级端午节的作文

每年的端午节,奶奶都会给我包粽子吃,我最喜欢奶奶包的粽子了。

奶奶准备了米、蜜枣、花生、绿豆、还有我最喜欢的葡萄干,只见奶奶拿着叶子折了折,放上米,然后包一下就好了,奶奶教我,可我怎么也学不会的`,我觉得奶奶真厉害。

相关范文推荐
  • 12-15 宣传督察心得体会(优秀20篇)
    写心得体会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式,有助于我们学以致用。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名人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作为一名督察员,
  • 12-15 形象塑造心得范文(15篇)
    在总结中,我发现了自己的弱点,为以后的提升和改进提供了方向。以下是一些专家和学者撰写的心得体会,他们对于某个领域或者某个问题的思考和见解可能对我们有所帮助。
  • 12-15 婚礼宣誓致辞(实用17篇)
    致辞是一门艺术,需要经过反复练习和精心准备,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阅读这些致辞范文,可以从中发现一些常用的表达方式和技巧,有助于提升写作致辞的能力。尊敬的各位来宾
  • 12-15 学科类转非学科申请书(汇总19篇)
    撰写一份出色的更多申请书需要我们仔细分析自己的背景和目标,并将其巧妙地融合到一篇优雅而富有说服力的文书中。阅读一些申请书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拓宽申请思路,了解不同类
  • 12-15 农民家庭贫困申请书(优秀18篇)
    通过贫困申请书,贫困者可以详尽地阐述自己的困难与需求,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关心,从而更有可能获得帮助。贫困申请书是一种书面材料,用于申请救助和帮助。无论是在农村还是
  • 12-15 邮政局工作人员先进事迹材料(热门17篇)
    事迹材料是对一个人的经历和成就进行描述和总结的一种文献形式。描述个人在自我学习和提升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收获,以体现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成长潜力。下面,我分几个
  • 12-15 低保学生申请书(实用23篇)
    在填写低保申请书时,应该充分准备相关的材料和证明,确保申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这是一份低保申请书的模板,希望能为大家在填写时提供一些指导和借鉴。尊敬的领导:我是x
  • 12-15 春节联欢晚会开场白主持词(热门19篇)
    每一次的主持都是一次对自己专业能力的挑战和提升,我希望今天的活动能够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大家对主持词有更多的需求和疑问,可以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力为大家解答
  • 12-15 数据结构实验心得体会(实用19篇)
    心得体会是通过对某个经历或事件的思考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进行学习和参考。数据结构是一门纯属于
  • 12-15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及反思(通用12篇)
    幼儿园大班是孩子们逐渐融入社会和适应学校生活的过程,我们要给他们创造一个安全和愉快的学习环境。以下是我为大家准备的幼儿园大班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1、能大胆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