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学设计(优秀20篇)

时间:2024-05-12 05:17:05 作者:笔尘

北京是中国的体育之都,拥有众多国内外知名体育赛事和运动场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北京住宿的总结范文,希望对来北京旅游的朋友选择合适的住宿有所指导。

《北京》教学设计1

通过学习《在金牌面前》,能够对卢茨。朗格的做法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能把自己的看法写出来。

知识目标。

认读3个字(含1个多音字)。

能力目标。

能够对卢茨。朗格的做法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能把自己的看法写出来。

情感目标。

能过详细复述这个故事。理解卢茨。朗格珍视友谊、在金牌面前忘掉自我的高尚品格。

体会卢茨。朗格珍视友谊、在金牌面前忘掉自我的高尚品格。

能够对卢茨。朗格的做法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能把自己的看法写出来。

一、激情导入。

1.简介美国黑人田径明星,近代奥运史上伟大的运动员杰西·欧文斯的有关资料。

2.引出课题。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读通课文。

1.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不准字音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同学或老师。

(2)读准投影上词语的读音。

谬论淘汰铸造友谊甚嚣尘上。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及时纠正读不准的字音。

(4)同学之间互相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

(1)再读课文,读不同的句子多读几遍,再读不同请教同学。

(2)同学之间互相读读认为难读通的句子。

三、了解内容。

1.浏览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在什么情况下卢茨。朗格怎样做的结果如何?

(1)教师可给出提示。

(2)学生根据提示试着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4)引导学生进行汇报。

2.详细复述课文。

(1)自由读课文,记住这件事的前因后果。

(2)用自己的话或书中的语言试着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复述清楚。

(3)在小组中复述。

(4)选择一两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3.你对卢茨。朗格在比赛中的做法有什么看法?

(1)结合课文内容、查阅的资料、生活中的实际谈自己的看法。

(2)组织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3)把自己的看法写成一段话。

《北京》教学设计1

1、认读一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真挚情感,能够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初步了解我国西部贫困山区人民生活的穷困和教育的落后,产生关注我国西部发展的意识。

理解并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理解“冰激凌也很感动,也流着白色的眼泪”这句话的意思,体会文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真挚情感。

收集有关西部贫困地区教育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资料、事例等。

(一)引入。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吃什么口味的冰激凌?冰激凌也有眼泪吗?它为什么落泪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1、认读生字。

2、查词典理解词语意思。

3、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感悟。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小组合作学习。

要求:(1)默读课文。

(2)为什么说“冰激凌也很感动,也流着白色的泪水”?

3、全班交流。

(1)可结合收集的资料谈感受,教师引导。

(2)引导揣摩青年教师的心理。

a、面对生活的艰苦,工作的劳累,朋友产生了什么想法?

b、当他了解到学生连冰激凌都没有见过时,他的心情怎样?(用笔画下来)(读读孩子们说的话)会想些什么呢?说一说。

c、当这位教师买来冰激凌,看到孩子们欢呼雀跃的时候,他的心情怎样?会想些什么呢?

4、浏览全文,再次体会“冰激凌也很感动,也留着白色的泪水”。

5、小结:在我们看来极其普通的冰激凌就让孩子们那么激动,难怪老师的心情如此复杂,也让我们的心难以平静。

(四)、拓展。

师:让我们再来看一看老师收集到的有关西部贫困地区的情况吧。(课件出示图片)。

问: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板书设计冰激凌的眼泪。

知难而退无法平静稍稍安慰。

《北京》语文教学设计

 】看到“北京”这一题目,首先我们会想到它是我国的首都,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也是世界的历史文化名称和古都之一,题目明确了文章的写作对象。

 文中描写了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是一座现代化城市,也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五个自然段,分为三部分,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教材设计理念: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通过学习要让学生了解北京,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首都的情感。

:有感情的读课文学会字词。

 :了解主要内容教育学生爱祖国。

:投影片

 :2课时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天安门在我国首都北京城的中央,今天我们共同走进第二课“北京”

伸出右手跟着老师来书写课题(强调北的笔顺)齐读课题。

1、课前老师安排了搜集有关北京的资料或图片你们完成了吗?好,谁能来为大家介绍一下。生自由介绍。

2、同学介绍很多有关北京的资料,那么文章中又向我们介绍了一个怎样的北京那?请同学们把书打开。

3、自读课文。

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度准字音。

4、再读文,一边看着字一边看着音来读,要把句子读通顺。

5、浏览读,标出自然段,并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6、同桌互读:互相纠正字音。

7、检查字音和认字情况。

a、开火车读b、给字组词c、选词说话

8、再读课文,边读边想,北京有那些美丽的景物。学生汇报。

9、放天安门、纪念碑、大会堂、柏油马路、立交桥的图片,使学生感受北京的美景。

10、学生练读。

:北京是现代的大都市,这里有很多著名的风景名胜,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许多人都喜欢到北京参观、访问和游览。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同桌互读。

3、全班比赛读。

1、知道“北”的笔顺。

2、仔细观察其余八个生字。

3、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北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

3、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背诵自已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攻巨大变化,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教学流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首好听的歌儿,(听的过程中说)会唱的小朋友可以跟着唱。《我爱北京天an门》。

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

板书北京齐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

1、谁来读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正音)。

2、谁来读第五自然段?

指名读(正音)。

3、读了这两段,你们脑袋里有什么小问号吗?

学生质疑。

过渡:是呀,第一、第五段都说北京是个美丽的城市,它到底美在哪里?小声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自已体会体会。

生自由读课文。

4、创设情境,感悟课文。

各位聪明、可爱的小朋友,欢迎大家参加从重庆到北京的“快乐之旅”,我是这次游行的导游misswang,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希望你们能像我一样喜欢上这座美丽的城市。各位旅客请注意,美丽的北京城到了。

(1)学习第二自然段。

出示北京城图片。

a、看看图,再自己读第2自然段,看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分别写了什么?可以用直线划下来。

哪位同学来说一说。指名说。(老师引导出三种建筑,相机出示三种建筑物的图片。相机讲解人民英雄纪念碑:为了建立新中国,无数的革命先烈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于是,我们建立了这座纪念碑,来永远的纪念他们。(指纪念碑))。

同学们再读读书,跟同桌小朋友商量商量。

讨论——指名上来摆。

他们贴的怎么样?扣课文语言评。评价中理解—中央(天an门就在我们北京城的中心位置,是首都北京的标志)。

同学们读书很仔细,咱们一起读这几个句子。

c、读了这段你们还有什么地方不懂?

(理解庄严)在你们生活中,有哪些场面让你感受到了庄重、严肃的气氛?

(升旗仪式,国庆50周年的阅兵式上,解放军迈着矫健的步伐,好威武)。

(理解矗立)三张纪念碑不同摆放的图片比较选择。

(2)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小组活动——全班交流。

这几个词语还会读吗?

生齐读。

b、谁来说说你还看见了哪些美丽的景色?请你把这句话读一读。

师随机指导朗读。

c、请大家带我再去这些地方看看,我们一起读读第三第四自然段,看谁最能读出喜欢的感受。

(3)指导背诵。

小朋友,你们觉得北京美吗?(美)美得我都想把它深深地印在自己的脑袋里,现在请大家选择自己的自然段边想美丽的图画,边把它背下来。

生试背。

四、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到北京去游览了一趟,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我们爱北京,课后同学们可以搜集关于北京的图片或照片,给他们配上文字,举办一次图片展。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体会作者对北京、对生活的热爱。

2、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并体会文章详略得当的特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课件、书写好的对联。

一、歌曲激趣导入。

1、课件播放歌曲《恭喜》,回顾过年情景。

师:从这首喜庆的歌曲中,你想起了什么?生:(过年的有关事)。

这首歌是我们常在过年时唱到的一首歌。

师:瞧,这是哪在过春节呢?生:北京。板书:北京。

二、复习课文,用童谣来回顾北京过年前的准备。

1、回顾课文1—7自然段。

师:北京人过春节都会做些什么呢?

2、出示童谣,用韵律表现童谣。

师:同学们,你们能用我们学过的一首歌谣来回答吗?

三、深入片段,品读课文。

1除夕。

1、自学9—11自然段。

师:领略了热闹的除夕,还有哪些日子吸引你?

我相信你们的学习能力一定很强,自学9—11自然段,做好自学笔记。

2、交流体会。

(1)学生做好笔记后交流。

(2)教师做小结词。

3、小结:同学们你们用精美的语言把我和在座的老师带进了热闹的元旦,谢谢你们。

3元宵节。

1、师: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春节结束了。

2、师:过了一年,你们又将长大一岁,希望你们在新的一年里努力学习,学到更多的知识。

3、贴横联:新年快乐。

[意图:让学生活生生的了解春联的特点。]。

四、领悟写法。

1、课文:从腊八到正月十九,一个多月的时间,课文却只记叙了六个时间段的主要活动,就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热闹喜庆、欢乐祥和的春节。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去用心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你从课文哪儿能体会到作者对年文化的热爱。

3、假如此时再请你写春节,你打算怎样写?

师:昨天,同学们写了一篇日记《我的春节》,如果此时再让你重写,你打算怎样写?

五、自主小结,自主作业。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意图: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总结,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你认为这堂课应做什么作业。

六、结束语:老北京的春节结束了,同学们可别遗憾,再过两过月,20xx年的春节就要来到了,同学们到那时一定要好好感受一下我们资兴的春节。

《北京》教学设计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7个只识不写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受奥运会闭幕式的盛况,理解人们对北京奥运会的留恋与不舍。

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受奥运会闭幕式的盛况,理解人们对北京奥运会的留恋与不舍。

课件。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奥运会标。

同学们,你们看了这个会标,想到了什么呀?

板书课题:《再见了,北京!》。

2.出示词语:

北京第29届夏季奥运会闭幕式。

3.这些词你能读准吗?

“京”是后鼻音,请读的好的同学带大家读一读这组词。

4.教师总结: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范读。[放课件]。

读完后汇报:课文主要说的是件什么事?(闭幕式)。

那闭幕式上,都做了哪些事呢[出示组块的词语]。

自己去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词要连读哦!

2.词组总结:

五环旗缓缓降下。

外国运动员深情回望。

燃烧的圣火渐渐熄灭。

全场朋友不愿离去。

a.强调“场,朋”,这是两个后鼻音.有点难读,先跟老师读一读这两个字。

b.练读,开火车读。

c.你读的真准,再带大家读一读这组词!

c.全班齐读一遍。

3.那这几件事,课文是怎样连起来读的呢?自己去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读)。

三、看、想、说感悟课文。

1.出示:[边读边出示]。

北京时间2008年8月24晚,第29届夏季奥运会即将落下帷幕。

“帷幕”1)你在哪见过帷幕?(出示图片)。

2)“落下帷幕”意味着什么呀?

3)那这句话里的“落下帷幕”指的是什么呢?请你把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2.那闭幕式上首先出现的是什么场景呢?

出示:在“鸟巢”上空飘扬了17天的五环旗已经缓缓降下。

1)给“缓缓”换一个词语?(指导读好)能把你换的词放进去读一遍吗?

2)是啊,五环旗缓缓降下,仿佛也不愿意离开这个场馆呢。

3)老师请你来给大家读一读这句话。(相机评价:你的旗子降的有点快了。我们仿佛看到了五环旗在缓缓降下)。

指名读。

3.表演台上的外国运动员又是怎样的呢?请你读一读第1自然段,找一找有关句子,可以用直线画出来。

a.汇报。(也找出来这句的小朋友举手)你们读书真仔细阿!

b.结合图片,理解:舷梯。(读准这个词)。

4.出示图片:深情回望。

[板书:深情回望]。

同学们,你们觉得外国运动员,站在舷梯上,此时会想些什么呢?(拓展说话)。

谁愿意带着这份感动,去读一读这句话?表演台上……。

师:无论是自豪还是遗憾,无论是深情还是感激,此时此刻,他们想表达的.一定是:[板书:留恋与不舍]【请你读读看】我听出了你的舍不得。

5.你读的真好,请你把你的这份留恋延续下去,把这句话读完整吧。(指名读)。

就在这17天里,全世界人民(引读:我和你,心连心)。

7.师总结:带着无尽的留恋与不舍,高达8米的圣火渐渐熄灭。[出示第1自然段]。

8.相信你们现在一定能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准确,有感情的读好了。

自由练读第一自然段。指名配乐读。

其实那不仅仅是一个充满留恋的夜晚,也是一个狂欢的夜晚,让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四.指导书写生字。

小朋友们,在闭幕式上人们除了会放美丽的焰火,还会放漂亮的气球呢,你们想看吗?好的,老师带大家去看一看,认识它就请大声喊出它的名字。

2.就在中国北京举行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北京就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再读一读这个字:京(后鼻音)我们生活的城市叫做:南京。也是一座美丽的城市,那咱们可要把这个字写好看了。

板书:

2、再见了,北京!

深情回望。

留恋与不舍。

我和你,心连心。

《北京》教学设计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受奥运会闭幕式的盛况,理解人们对北京奥运会的留恋与不舍之情。

教学重难点:低年级学生对奥运知识了解不多,可提前布置学生利用多种方式了解奥运会的由来,申办及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等相关知识。

教学准备:图片,影视资料奥运会闭幕式录像。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通过朗读,初步感受奥运会闭幕式的盛况,理解人们对北京奥运会的留恋与不舍之情。

1、低年级学生对奥运知识了解不多,可提前布置学生利用多种方式了解奥运会的由来、申办及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等相关知识。

2、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

1、图片,影视资料奥运会闭幕式录像。

2、小黑板。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借用闭幕式的主持人的解说词:

这里是第29届奥林匹克主办城市中国北京,这里是见证了16天拼搏奇迹的荣耀之城,奥运北京。从奥运的圣火在北京的夜空绽放的那一刻起,16天里我们享受了奥林匹克运动带来的无数奇迹与无尽的惊喜。当神圣的.奥林匹克会旗与鲜艳的五星红旗一同高高飘扬,13亿中国人用真诚与热情为奥林匹克运动点燃了灿烂的中国红。今晚奥运的北京将再次为奥林匹克运动书写崭新的历史、书写快乐的回忆、书写最美的祝福。朋友们,让我们携手并肩,一起走完这段珍贵的时间,让我们再次用最美的笑容和热烈的掌声为北京的奥运故事划上完美的句点。(背景为鸟巢图片)。

板书课题:再见了,北京!

可以由北京奥运会的标志建筑“鸟巢”(图片、音像资料等)切入,认读“鸟巢”,并说说为什么加上引号,谈谈对北京奥运会的印象,然后揭示课题。

北京奥运会即将落下帷幕,你看了以后有什么样的感受?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和观众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第二步,以组块的形式呈现词组和句子,指导学生读出语感,理解词语。如:a缓缓降下,渐渐熄灭;b深情回望,微笑告别;c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一束束绚烂的鲜花;d无尽的留恋与不舍,卓越、友谊和尊重的奥运精神。老师让学生想象读这些词句的时候,头脑中出现画面。

第三步,播放录像,(2008北京nbc高清奥运闭幕式,时间自行控制。69分时显示圣火熄灭)通过观看录像,使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并进一步引发回忆去年曾经历过的激动场面,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为朗读感悟作充分的铺垫。

场名米机员环表国朋京。

四、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上的5个生字。

2、完成《补充》。

3、搜集奥运格言、奥运会会旗、奥运名将故事。

《北京》教学设计1

认识10个认读字。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及进行评价人物练习,使学生受到关爱他人、关爱父母的教育。

体会鲁本对母亲无比关爱的孝子之情。教育学生知道感恩。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本对母亲无比关爱的孝子之情。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本对母亲无比关爱的孝子之情。

查阅资料:查阅有关母亲节的资料。

教、学具准备:课件。

一、质疑导入。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叙述的顺序。

学生默读课文,通过查字典、词典和联系上下文,认识新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可以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一边讨论,在了解课文主要意思的基础上,理清叙述的顺序,划分段落,概括段意,从而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秘密萌生——秘密攒钱——秘密实现)。

三、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读通句子;说说课文的主要意思,课文的叙述顺序,划分段落,概括段意,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四、重点讨论秘密攒钱的过程。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讲鲁本秘密攒钱的,他为什么要秘密攒钱,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读全文,突出重点。(有关描写母亲为全家操劳、鲁本卖掉最后的两个麻袋、母亲节送胸针等部分)要读出对母亲的理解尊重、体贴关爱;读出急切;读出母亲的激动、欣慰;鲁本实现愿望的兴奋的语气和感情。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六、阅读延伸,升华情感。

讨论:你认为鲁本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北京》教学设计1

学会本课生字12个,正确读写生字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的深刻内涵,从而激发鼓舞全民族、全体炎黄子孙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建设好自己的美好家园。

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的深刻内涵,从而激发鼓舞全民族、全体炎黄子孙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建设好自己的美好家园。

义勇军进行曲的录音。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生情。

1、师生欣赏歌曲录音。

2、学生自由说欣赏录音后的感受。

3、导语引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自己看书,听着录音机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并多读几遍。

3、出示本课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的卡片。

4、同位互读课文,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没读懂?

三、精读课文、自读自悟读文整体感知内容。思考:为什么说这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1、学生边读边想、不理解的问题记下来。

2、教师组织学生共同解决问题。

3、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

5、齐读最后一小节。

6、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

7、当你高唱国歌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四、指导朗读、入境融情。

1、下面,我们来朗读课文,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2、指名朗读。

3、分组朗读、讨论:在交流自已喜欢的段落的基础上,就自已喜欢的这小节谈谈体会。

4、分组齐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指名朗读课文。

2、唱国歌,体会“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二、依照规律、指导书写。

1、有共性规律的字:学生独立观察,讨论规律。

2、重点指导的字:鸿、豁。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巩固。

1、朗读课文,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落实。

2、积累词语。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听写词语。

四、作业:写一篇读后感。

《北京》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认读8个字。

能力目标:

继续学习默读课文,提出不懂问题。

情感目标:

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修建半边井的人关爱他人的品质,懂得关心周围的人。

教学重点:体会修建半边井的人关爱他人的品质,懂得关心周围的人。

教学难点:体会修建半边井的人关爱他人的品质,懂得关心周围的人。

课时安排:1课时。

1.板书课题:半边井,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能够提出不懂的问题。)。

2.那我们就一起学习8课,半边井。

1.提出自学要求。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看课后的认读字表读准字音。

(2)默读课文,思考课后习题。为质疑问题找到答案。

(3)提出不懂的问题。

2.学生自学。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区分:港和巷、砖和砌,默读课文,思考习题提出不懂问题。

1.指名朗读课文,大家评议是否读正确。

2.回答课后习题:人们为什么说鹿港是个有人情味的地方?

(从哪看出鹿港有人情味?)。

过去鹿港有些人家比较穷困……那些没有井的人家,也能来挑水喝了。

3.指导朗读:怎样朗读才能让听众感觉到鹿港的人情味?

说说我们生活当中有人情味的地方。

学习了自学课文的方法:

自读,读正确;

默读,想答案;

朗读,提问题。

以后遇到新课文,可以用这种方法自学。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8*半边井。

人情味儿。

井口一半在院子外,一半在院子里。

学生能给从课文中懂得一定的做人道理,就是个别的学生朗读还不过关。

《北京》教学设计

1.情感目标:知道作者是怎样赞颂北京的,感受科技给北京带来的新变化,增进热爱家乡、热爱北京的深厚感情。

2.知识目标: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2个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积累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知道北京是一个古老、文明又充满现代气息的国际大都市,产生热爱北京的情感。

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强烈的热爱故乡北京的感情。

两课时。

(或:你去过那些地方,它有什么可爱之处)。

1.文中作者的简介了解作者。

2.说说北京的古建筑和新变化,体会是什么带给了北京如此大的变化是科学技术。

(旋的有半边,厦的部件夏不要少一横,佳的右边是两个土,厅、府、厨三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1.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爱北京的情感,划下来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2--3小节作者如数家珍般地举了很多例子,说明了爱北京的理由。

体会唱不够,道不尽,不说,只看,单想等词语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有感情朗读二三小节。

2.比较2-3小节,看你有什么发现?(写法、内容)。

内容2小节写的是老北京的老建筑老传统,老文化;3小节写的是新北京的新建筑新科技新面貌。

有感情地读一读找出规律背一背。

3.体会1.4小节的不同。

1小节是告诉读者自己去过很多地方最爱的是北京,4小节不是简单的重复1小节的内容,而是再一次表白对北京的爱,抒发唱也唱不够,说也说不完的爱北京的情结。

比较之后再来读读全文并指导背诵。

4.跟着磁带唱这首歌。

5、说说你还去过北京哪些地方照样子学写几行诗:

去过()名城,

也走访了不少()。

我还是最爱咱们的北京。

不说()的(),

也不说()的()。

喝不够(),

道不尽()。

单想那()、()。

便生出一片热爱北京的浓浓情。

6、你还去过祖国哪些地方照样子学写几行诗。

7、交流、评议自己写的小诗。

8、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北京》教学设计

1.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春天,发展学生思维,提高表达能力。

2.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想说的愿望,调动说的兴趣。

教学重点: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调动学生爱说的兴趣。

教具学具:有关春天资料。

观察春天,准备有关的图片或照片。

1、寒冷的冬天过去了,春天悄悄地来了。你喜欢春天吗?

2、齐唱《春天在哪里》。

3、导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

1、想一想:春天来了,你看到了什么?

2、、小组交流:春天来了,我们的周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要求:看谁观察的细致,说的清楚。推荐到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

1)要求:评出最佳发言奖

条件:观察独特,与众不同

表达清楚、完整

同学喜欢听

4、每组派一、两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5、评出最佳发言奖

6、说一说: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7、画春天。

1)把自己看到的春天用笔画出来。

2)图画展示。

3)介绍自己的画。

春天来了,大自然发生了许多变化,只要你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

[板书设计]

春天来了

《北京》教学设计

1、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会写“央、交”等字。

2、激发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的情感。

3、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部分。

cai课件、课前布置学生生搜集关于北京的资料。

一、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北京行政图。

今天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到北京去旅游一番。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同学们把课文试着读一遍,并划出生字。

2、读准生字的字音,再将生字连成词读一读。(出示词语)。

3、轮流当小老师带大家读词语,愿意读哪个就读哪个。

4、全体齐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解新知,指导朗读。

(一)再读课文。

1、你们的词语读得可真不错,你们能把课文也读好吗?

3、说说看,他读得怎么样?

4、指导:读书要声音响亮,有感情,要读准字音,要注意停顿。

(二)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教学第二自然段:

(1)点击课件,展示天安门以及天安门广场画面和第二自然段文字。

(2)说说你看了什么?

(3)教师范读第二自然段。

(4)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解释“中央”“庄严”“矗立”等词的意思。

(5)小组选出代表配乐比赛朗读第二自然段,评出“最佳朗读奖”。

2、学生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课件出示北京马路和立交桥画面以及第三自然段文字。

(2)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再读读文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自学讨论。

(4)分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解释“绿树成阴”“川流不息”等词语的意思。

(5)分男、女生比赛朗读第三自然段,评出“最佳朗读奖”。

3、教学第三自然段,拓展知识。

(1)集体朗读第四自然段。

(2)点击课件,播放北京的名胜古迹、公园、高楼大厦画面,让学生感受北京的美。

(3)自由组合,互相讨论看到了什么,以某个景点为例,续编一个自然段。

(4)当回“小导游”:分小组选代表上讲台演讲续编的内容,教师点击课件,配上相应的图画。“旅客”

有问题,也可以向“导游”提问。

(5)评出“最佳导游奖”和“最佳小组合作奖”。

四、课外延伸。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把你搜集来的关于北京的资料告诉大家。

五、集体配乐齐读全文。

《北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激发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13个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提问导入。

1、同学们,你去过什么地方游玩吗?

2、学生交流。

师:老师去过北京,那里风景优美、历史悠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北京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今天我们一起去那看看,去领略那里的美。

3、板书课题《北京》。学生齐读,读准“京”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地读课文,读准生字。

2、出示生字词自由读。

3、小老师提醒难读的字。

4、男女同学轮流竞赛读生字词。

5、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测读。

三、指导写字。

1、学生提出难写的字,请小朋友说一说容易识记的方法。

2、教师示范书写。

3、学生动手书写。

注意:

1、同偏旁的字:坛、城  国、图。

2、突出主笔的字:央、市(长横)旁(秃宝盖)城(斜钩)。

四、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认读词语导入。

1、师:上节课生字宝宝已经和我们交上了好朋友,那我们同桌小朋友合作把课文分段读一读。

2、刚才同学们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学生交流。(会谈到北京很美丽)。

4、学习第一自然段,初步体会北京的美丽。(板书“美”)。

5、指导2人读。全班齐读。

三、细读课文,感悟美。

1、北京美在哪?我们一起去瞧瞧。(播放北京城图片、配音介绍)。

2、看了图片,听了介绍你觉得北京哪美?

3、学生自由说。

a:结合课件让学生理解天an门的庄严、美丽。天an门广场的宽阔、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高大。

b:指名读,结合图片指导学生朗读。

c:师:蓝天白云下,鲜花绿草前,天an门城楼高高耸立着,它是我们祖国的象征,是何等的庄严啊!让我们把第二自然段好好的读一读。

d:指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出示填空题检查背诵情况。

e:多美的天an门啊,我们来欣赏一首歌儿,它就赞美了美丽的天an门。让学生跟唱《我爱北京天an门》。

f:北京还有很多美丽的地方,让我们继续游览看看还写了北京的哪些地方?

4、学习课文三、四自然段。

a:自由读课文交流。

b:用“――”划出优美的句子和词语。

绿树成阴 鲜花盛开 川流不息 名胜古迹 风景优美。

c:读一读词语,不理解的到小组里讨论或者通过读书结合课文把它弄懂,赶快读书吧!

d:老师评价:刚才我发现好多小朋友很会读书,他们读懂词语的方法各不一样,下面请几个同学介绍一下。

e:绿树成阴(图生活经验)川流不息(图演示)。

f:能用上这些词语说几句话玛?能用一个就用一个,用上几个就更好。在四人小组说。指名说。

h:交流优美的句子:出示句子(立交桥的四周有绿毯似的草坪和拼成图案的花坛)指导朗读,结合图片感悟。

i:说得这么好,相信你们读得更好,再读书。小组内开展读书比赛,读一读三、四自然段。小组评一评,谁读得最棒,我们就伸出大拇指夸奖他。

j:得到大拇指夸奖的同学站起来,把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老师相机指导。

k:喜欢这两段得小朋友都站起来读一读,大家边读边想象画面。

l:北京真美啊,你们读得真好,使我也忍不住想和你们一起读一读了,我们合作一回吧!你们读第三段,老师读第四段。

5、学习第五自然段。

师自然接最后一个自然段,全班齐读最后一段。你看他们多自豪啊!再读,(把感情读到位) (板书“真美啊”)。

6、全班配乐朗读全文。

四、拓展。

师:北京很美,但是我们南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南昌正在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眼前。(音乐播放南昌图片)让我们拿出笔和纸写一写我们可爱的南昌。

五、板书。

北京真美啊!

《北京》教学设计

1.学生自己读课文,借助字典、老师、同学的帮助读准字音。

教学流程

2.组内交流。

3.指名读,集体评议。

1.说一说大禹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2.学生自学。

3.小组讨论。

4.集体交流。

5.质疑问难。

6.答疑解疑。

1.学生分组练习。

2.推荐朗读。

如果你是禹,你会放下工作,回家探望亲人吗?

同学们,我国自古以来洪水就特别多,一代又一代的劳动人民为了中国的水利而前仆后继,课文中的大禹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中国治水利的英雄,那么,中国为什么多洪水?中国的水利情况又是怎样的?大禹治水这个故事又又哪些内容是书上所没写到的?大家可以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查阅一些资料看一下,也可以写下自己的体会。

板书设计

24、三过家门而不入

一过家门听骂声,

二过家门闻笑声,

三过家门哨口信,

治好洪水转家门。

作业 朗读课文。

《北京》教学设计

通过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帮助学生对带有这些偏旁的字进行归类。通过抄写句子的练习,引导学生广泛的阅读,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佳句,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在阅读短文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积累习惯。通过写字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引导学生广泛的阅读,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佳句,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写出相同偏旁的字。

1、比较每组两个偏旁。

2、独立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3、同桌订正。

二、抄写句子。

1、说说你都读过哪些书?给大家说说书的内容。

2、你最喜欢哪句话?读读听听。

3、抄写句子,注意别抄错字。

4、检查:读一遍,有没有多字少字现象。对照看,有没有错别字。

三、读儿歌。

1、借助汉语拼音独立阅读。

2、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

3、边读边想象,感受诗歌的优美和冬天的神气。

4、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冬天。

5、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6、朗读比赛。

7、自己写几个描写关于冬天的词语、成语或句子。

四、写字。

1、观察字的结构。

2、指导书写。

3、独立书写,把字写匀称。

课后反思:在读短文时学生基本能够读出自己的感受,学生初步对积累词语有了认识。

《北京》教学设计

知识技能目标:

1、会读指定的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北京的夜景很美。

情感目标:(思想教育、心理品质、习惯养成)

产生爱北京的思想感情。

:朗读写字

写字

生字卡片

一、复习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二、阅读课文:

1、你觉得北京的夜景怎样?

2、再读课文,找一找北京的夜景哪美?

3、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

4、全班交流,同时指导朗读:

(1)第一自然段:

灯火辉煌:想象是什么样子?

句子后是什么号?

这句话该怎样读?

(2)第二自然段:

高速公路怎样美?

边读边想象美景。

说一说:

还有的灯象什么?

“看见了,看见了!”该怎样读?

(3)第三自然段:

大厦小区怎样美?

边读边想象美景。

(4)第四自然段:

“北京的夜景真美呀!”怎样读?

(5)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三、指导书写

1、读生字,巩固字音,熟悉字型。

2、整体观察生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

3、范写

4、学生描红仿写修改。

四、练习:

1、读一读词语:

一条一盏一座一片

一条条一盏盏一座座一片片

2、仿说。

课堂小结:

北京的夜景

公路串宅

一条一盏一座一片

一条条一盏盏一座座一片片

自己出题给同学做

《北京》教学设计

1.借助拼音认读"央,瓦,庄,严,阔,矗,碑,周,毯,似,拼,案,坛,迹,厦"15个生字.特别是要能读准后鼻音,翘舌音和第三声的生字.

2.通过课文上下文和老师的讲解,课件的展示理解四字词语"绿树成阴,鲜花盛开,风景优美,来来往往,高楼大厦,名胜古迹".

3.熟读课文,理解文意,热爱祖国的首都.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检查预习。

师板书课题,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

二,听,读学文。

1.听录音机范读,要求学生留心听,记好自己不会或者难读准的字的读音.

2.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师范读,齐读,并在此过程中讲解四字词语的意思.

3.让学生在文中找出四字词语.

4.四小组轮流分段朗读课文.师评价,讲解,并提醒学生做好笔记.

三,指导写字。

1.师板书生字拼音,"我写你拼".

2.指名拼,并说出该字的笔顺,"你说我写".其他学生当评委.师相机强调笔顺,结构.

3."我指你读".

4.生描红,练写,完成书p48.师巡视,检查学生书写情况并酌情辅导.

课后反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咱班的课堂常规有了进步.同学们都渐渐能当好小评委了,而且在教学活动形式转换和环节过渡时与老师配合得很好,节省了课堂管理的时间.

此外,同学们写字越来越认真了,背诵课文的能力也有了提高.

但是老师花在字词上的时间较多,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把握得不够好.

建始实验小学 唐开菊。

《北京》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里面的一篇课文。这组课文共由《识字二》《欢庆》《北京》《我们成功了》《看雪》这几篇课文组成。全组课文都是围绕“爱祖国”来进行选材编排的。其内容突出了歌颂祖国的悠久历史、大好河山、灿烂文化和民族精神,其目的是培植学生爱祖国、爱首都、爱中华民族的情感。《教参》要求在本组课文的教学中要多让学生进行朗读,在读中感悟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同时要求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祖国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赞美、热爱之情。

《北京》是我们祖国的首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我想作为每个中华儿女都应该知道。但作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虽然对北京略知一二,但北京到底有哪些美丽的地方?“美”在哪里?如果没有去过北京的孩子或没有父母帮助认识北京的孩子可能都不是很清楚吧!但让这些孩子能更直观地认识北京,让其心走进北京,热爱北京。我想这是一个语文老师教会孩子学会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灿烂悠久的历史的第一步吧!所以我决定选下这篇课文,在“教学开放周”活动中,让我自己和学生一起去更多地感受、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

于是我在执教之前安排了自己和学生收集与“北京”有关的资料“三步曲”。我首先要学生搜集北京的历史资料,对“北京”这座城市的历史有大致了解;接着我要学生搜集北京到底有哪些“美丽”的地方;最后我按课文内容有的放矢地布置学生收集“天an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柏油马路”“立交桥”、“名胜古迹”、“优美公园”“高楼大厦”等,让学生把对“北京”的认识从整体到部分进行“聚焦”,抓住重点对北京的美通过“窥一斑见全豹”的形式呈现出来。结果学生兴趣昂然,每个孩子都通过电脑、摘抄、剪贴等多种途径认识、了解了北京。

经过课前搜集资料,学生对北京已有了许多认识和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便把“朗读指导”与“美景展示”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课件欣赏美丽的北京的同时,再读相关文字,边读边想书上所描写的是否和课件展示的一样,做到“图文并茂”,使学生对北京的认识由抽象到直观,由表象到内化。这样就能更好的“读”,更深透的“悟”。

在本次教学中,我认为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遵循语文教学的原则。从整体—部分—整体。如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一边读书一边看课文插图,快速浏览全文,然后用一个词或一个句子来描述自己眼中的“北京”。当学生初知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后,我再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边读边找文中写到了北京的哪些地方美丽?当学生找出北京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美丽地方后,我再引导学生学习文中是怎样来把这些美丽的地方写具体的。最后让学生回顾全文,感受北京的美,从心底发出赞叹:北京真美呀!我们爱北京!我们爱祖国的首都!就这样遵循从整体-部分-再回归整体的教学原则,也遵循了低年级学生对事物认识、了解的认知规律。同时也让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情感的深化水到渠成。

2、能抓住文中重点词句进行感悟理解文本。我在执教本课时,重点引导安门广场是北京的标志,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有恢弘的气魄。它是中华民族一路成长的见证。集历史氛围与现代气息于一身。孩子们都知道北京天an门的升旗仪式非常的庄严肃穆,但其场面到底是怎样的?北京的天an门广场很宽阔,可是它到底有多大?北京还有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可是这纪念碑的作用等都不清楚。我想对于这些光凭老师的解说和学生的读悟是很难让学生真切感受其内涵的。我便充分利用信息资源,通过播放万众瞩目下的天an门升旗仪式让学生了解天an门的“庄严”;把天an门广场与我们的学校作比较,让学生感受其大;展示雄伟高大的“纪念碑”并让学生知道其作用。让学生对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后,再让学生去读文,这样自然用情于文中。不需要生硬的指导,学生就会饱含深情地读出对北京的赞美与热爱。在此后的景点学习中,我采用了放手让学生读悟去理解课文。这样不拘一格,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教学确实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没有绝对的完美。当然对于我来说,遗憾就会更多。首先是教学中的时间安排不是很合理。在我的教学设计中我还设计了一个“畅想未来北京”的环节,因为时间关系,不能进行;其次是作为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把说写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亲身感悟的同时,由说到写,哪怕只写一句话,让孩子在听、说、读、写中培养多方面的语文能力。

总之,我认为这节课是一节真实、平实的课,虽然不尽完美,但一定能让学生学有所获。

《北京》教学设计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

3、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已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攻巨大变化,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一、导入  ;

1、2008年的奥运会将在哪里举行呀?

2、说说自已在电视上看到的北京,请去过北京的同学说说自已印象中的北京。

3、现在,我们就去看一看课文是怎么描写北京的。板书课题,学生跟着写。

二、初读感悟。

1、小组练读课文。请小组同学自已安排读的方式,可以齐读、个别读,也可以分段读。在读中把没见过的词语画出来。在小组里练读新词,互相正音。

2、出示含生字的词语,组织学生说一说自已认识哪些词语,领大家读一读。

3、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

4、各小组轮流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可以小组齐读,也可以派代表上讲台朗读。读后进行评议。

5、说说自已读懂了什么。

三、朗读感悟:

1、我国的首都在哪里?第一、五段都说北京是个美丽的城市,它到底美在哪里?小声自已读课文,自已体会。

2、通过看图引导学生看看课文众哪几个方面讲了北京的美丽?

3、再读课文,让学生说说自已又认识了哪些四字词语,结合图体会“绿树成阴、鲜花盛开、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意思,鼓励学生用自已知道的词语来形容它的美。

4、说说自已知道的北京的高楼大厦、名胜古迹及公园。

5、朗读感悟北京的美。

四、再读抒情。

1、用自已喜爱的方式读,读出喜爱与赞美。

2、展示读,选出自已读得好的,读给大家听,其他小朋友评。

一、朗读欣赏:

1、从小就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祖国的心脏。还记得语文课上读过的“我爱北京,我爱天安门”,还记得一首歌里唱的“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从北京传出来的声音,响遍神州大地。世界各国人民的眼睛,也越来越多地聚焦于北京。北京是一本厚厚的线装书,书里有周口店的北京猿人,有数百年来的帝王将相,有世世代代劳动人民伟大的创造。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读到红墙、黄瓦,读到京剧、茶馆,读到胡同、四合院。北京是一幅多彩的油画,画里盛开着鲜花,飘动着车流和人流,散发着浓郁的现代气息。从这幅画上,我们能读到高耸的大厦,闪烁的霓虹灯,彩虹似的立交桥,许许多多的建设成就。古老的北京,在不停地书写着新的一页,不停地画着新的图画。今天我们就继续来欣赏北京的美。板书课题:北京,学生跟着书写。

2、老师范读,学生欣赏后说说自已的感觉。

3、学生读,老师欣赏。

二、感情背诵:

1、学生选择自已喜欢的部分背诵,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2、同桌互相背诵、交流。

三、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认读课后的四字词语。

2、认读要求会写的字,并用这十个词分别组词。

3、说说可以用哪些方法记这些字。

熟字加偏旁:优、阴、坛、城、图。

熟字减偏旁;央、交、旁。

编字谜:在大房子里过冬(图)。

形近字:巾——市。

找相同点:城和坛都有土字旁;国和图都有口字框。

4、练习书写;

1)老师在黑板上范写“央”字,并让学生说明要注意的地方。

2)请学生当小老师,范写交字,再评议。

3)其他生字由学生讨论该如何正确书写。,然后书空、描红、临写。

四、实践活动:

1、同学们将收集到的资料放在教室里展示。

2、交流北京有哪些变化。

《北京》教学设计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1、认识13个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提问导入

1、同学们,你去过什么地方游玩吗?

2、学生交流。

师:老师去过北京,那里风景优美、历史悠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北京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今天我们一起去那看看,去领略那里的美。

3、板书课题《北京》。学生齐读,读准“京”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地读课文,读准生字。

2、出示生字词自由读。

3、小老师提醒难读的字。

4、男女同学轮流竞赛读生字词。

5、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测读。

三、指导写字

1、学生提出难写的字,请小朋友说一说容易识记的方法。

2、教师示范书写。

3、学生动手书写。

注意:

1、同偏旁的字:坛、城 国、图

2、突出主笔的字:央、市(长横)旁(秃宝盖)城(斜钩)

四、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认读词语导入。

二、学习课文

1、师:上节课生字宝宝已经和我们交上了好朋友,那我们同桌小朋友合作把课文分段读一读。

2、刚才同学们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学生交流。(会谈到北京很美丽)

4、学习第一自然段,初步体会北京的美丽。(板书“美”)

5、指导2人读。全班齐读。

三、细读课文,感悟美。

1、北京美在哪?我们一起去瞧瞧。(播放北京城图片、配音介绍)

2、看了图片,听了介绍你觉得北京哪美?

3、学生自由说。

a: 结合课件让学生理解天安门的庄严、美丽。天安门广场的宽阔、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高大。

b: 指名读,结合图片指导学生朗读。

c: 师:蓝天白云下,鲜花绿草前,天安门城楼高高耸立着,它是我们祖国的象征,是何等的庄严啊!让我们把第二自然段好好的读一读。

d: 指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出示填空题检查背诵情况。

e:多美的天安门啊,我们来欣赏一首歌儿,它就赞美了美丽的天安门。让学生跟唱《我爱北京天安门》。

f:北京还有很多美丽的地方,让我们继续游览看看还写了北京的哪些地方?

4、学习课文三、四自然段

a:自由读课文交流。

b:用“――”划出优美的句子和词语。

绿树成阴 鲜花盛开 川流不息 名胜古迹 风景优美

c:读一读词语,不理解的到小组里讨论或者通过读书结合课文把它弄懂,赶快读书吧!

e:绿树成阴(图生活经验)川流不息(图演示)

f:能用上这些词语说几句话玛?能用一个就用一个,用上几个就更好。在四人小组说。指名说。

h:交流优美的句子:出示句子(立交桥的四周有绿毯似的草坪和拼成图案的花坛)指导朗读,结合图片感悟。

i:说得这么好,相信你们读得更好,再读书。小组内开展读书比赛,读一读三、四自然段。小组评一评,谁读得最棒,我们就伸出大拇指夸奖他。

相关范文推荐
  • 05-12 学生学情分析报告(汇总12篇)
    报告范文中应包含对实际情况的描述和分析,同时要有明确的结论和建议,以及必要的参考文献和数据支撑。下面是一些值得一读的报告范文,它们来自于不同领域和研究方向。
  • 05-12 理发店元旦活动方案策划(精选13篇)
    策划方案应该具备可行性和可持续性,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可持续发展。下面是一些行业内顶尖机构的策划方案,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1、员工一定熟记促销的日
  • 05-12 电气工程师年终工作总结个人(模板17篇)
    月工作总结是在一个月的时间范围内对工作表现加以总结和归纳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教训,提升工作效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几篇优秀月工作总结范文,
  • 05-12 听完领导力的课程心得(汇总16篇)
    在某个特定时间段内,我们都会积累各种各样的心得体会,这些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去总结和记录。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别人的心得体会,或许能够对自己的写作有所启示
  • 05-12 小学春季开学第一课教案设计大全(19篇)
    小学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一些小学教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借鉴。一、教学目标:1、让
  • 05-12 志愿者活动演讲稿大全(17篇)
    最重要的是,撰写演讲稿范文要注重思想的深度和观点的独特性,以及与听众之间的情感共鸣。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家长和同学们,大家好!我演讲的主题是关于如何有效地学习
  • 05-12 同学聚会策划方案与活动细节美篇(优秀19篇)
    在任何项目或活动中,一个良好的策划方案是成功的关键。以下是一些经典的策划方案,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一、聚会时间:20xx年xx月xx日。二、
  • 05-12 我上幼儿园儿歌教案小班大全(22篇)
    幼儿园小班的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幼儿教育经验和爱心,能够耐心引导和引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这里有一些幼儿园小班的课程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 05-12 旅游认知心得体会大全(20篇)
    心得体会是在日常生活与工作学习中,通过自身的亲身经历和思考,反思和总结所得到的一种个人感悟和体验。它既可以是对于某个具体事件或任务的总结,也可以是对于人生、职业
  • 05-12 拒绝拖延心得体会(精选15篇)
    总结心得是我们提高自我认知、发现问题和进步的必要手段之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写出有价值和意义的心得体会,不断